现象:工程完工后,由于开启门窗扇的震动,门窗框两侧抹灰层出现空鼓、裂缝或脱落。
预防措施:
(1)木砖的数量和位置要合适。门窗上下应贴第4或第5皮砖,木砖间距不大于70cm。木砖应做成燕尾型,经过防腐处理,埋入丁砖层中。固定门窗的钉子长度不得小于lOOcm。木砖如有遗漏,禁止用木钉代替打人。应采用如图5-1-1所示的铁件,然后用木螺钉固定在墙上(混凝土门窗应采用此方法)。
(2)非普通粘土砖、120砖墙砌筑应提前放入符合砌筑模数的混凝土预制块中使用(非木质门窗应提前预埋符合砌筑模数的混凝土预制块)。
(3)墙面抹灰用水时,门窗两侧的小墙抹灰程度要与大墙相同,此处是通风口,抹灰也要用水抹灰。
(4)门窗框的嵌缝应作为一道工序由专门人员处理。木质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水泥砂浆填满并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抹灰。
(5)门窗两侧和大面墙必须贴宽度不小于50mm、高度不小于2m的水泥砂浆护角。
(6)木砖尺寸:两面贴面(或筒子板)的木砖尺寸为5cm×11cm×砌筑厚度(cm);单面贴面砖(或线板)规格为5cm×11cm×(框宽+贴面砖门宽)(cm);无粘面(或筒子板)的木砖尺寸为5cm×11cm×8cm(小头),切割成燕尾型(大头12cm)。
处理方法:去除空鼓开裂的抹灰层。如果框口松动,用40×40角钢,长50 ~ 60 mm卧在框内,用木螺丝固定,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图5-1-2),间距与木砖相同,然后游墙,再湿润。
2.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
现象:抹灰一段时间后,不同基层墙体交接处,基层平整度偏差较大的部位,墙裙、踢脚板上口,盒子周围,砖混结构的顶两丘,圈梁与砖砌体的交接处,经常出现空鼓和裂缝。
预防和控制措施:
(1)抹灰前的基层处理是保证抹灰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认真做好。
1)砂浆残留污垢、隔离剂油渍、盐沉淀、泛碱等。混凝土和砌体基层表面应清理干净。一般油污隔离剂可以先用浓度为5% ~ 10%的火碱水冲洗,再用清水冲洗;3%的草酸溶液可以用盐析和泛碱来清洗基层。基层表面明显的凹凸部分应预先找平或用1: 3水泥砂浆填实。混凝土表面过于光滑的基层应在拆模后立即用钢丝刷清理干净,并撒聚合物水泥砂浆养护。也可以先在光滑的混凝土基层上刷素水泥基浆,素浆用1: 3 ~ 1:4的乳胶水混合。刷浆时应适当加压,然后进行底层抹灰,用1: 2.5 ~ 1: 3的水泥砂浆拌1: 4的乳胶水。
(2)墙面抹灰前应浇水。砖墙基层一般浇水两遍,砖面渗水深度约8 ~ lomm,即可满足抹灰要求。加气混凝土表面孔隙率大,但这种材料的毛细管是封闭半封闭的,阻碍了水分的渗流速度。与砖墙相比,吸水率下降75% ~ 80%。所以浇水要提前两天进行,一天两次以上,使渗水深度达到8 ~ lomm。混凝土墙面吸水率低,抹灰前可以少浇水。如果每层抹灰间隔时间较长,或者抹灰砂浆干燥,则在抹灰一层砂浆时,底层应浇水湿润,避免刚抹灰砂浆中的水分被底层吸走,造成空鼓。此外,基层墙面浇水的程度还与施工季节、气候、室内外操作环境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把握。
(3)主体施工时建立质量控制点,严格控制墙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确保抹灰厚度基本一致。如果抹灰较厚,应分层用钢丝网抹灰,一次抹灰厚度控制在8 ~ lomm。中层抹灰必须分次找平。
在前一层抹灰层凝固后,应涂下一层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应在前一层后呈白色,或用拇指挤压成品灰层,但五指腹坑处有指印(七八成干),再抹下一层。这样可以防止抹灰砂浆松散或几层湿砂浆结合在一起,造成过度收缩和空鼓裂缝。
(4)墙上所有接线盒的安装时间应在墙上找到一些冲筋后进行,并进行技术交底。作为一道工序,抹灰工将配合电工安装接线盒。安装后,接线盒要平整、牢固、方正,一次到位。
(5)外墙内表面保温砂浆的抹灰应与内墙或屋面阴角相交。第一种方法是先抹保温墙面,再抹内墙或屋面的砂浆,砂浆层直接压在阴角处的保温层平面上;第二种方法是先抹内墙和屋面砂浆,在阴角处搓出一个30度的斜面,用保温砂浆压住砂浆斜面。
(6)砖混结构顶两丘分离,圈梁与砖墙之间出现水平裂缝。这主要是由于北方温差大,不同建筑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一般做法是在山顶(相对标准层)适当加密构造柱,间距2 ~ 3m左右;除构造柱外,在山湾的门窗两侧增设构造柱。这样,圈梁与砖墙相交处的距离适当缩短,其伸缩长度分散在各构造柱的区间内,有利于温度缝的减少或消失。另外,注意屋面保温层一定要超出圈梁的外侧线,厚度不能小于15cm,如图5-1-3所示。
(7)抹灰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一定的粘结强度。和易性好的砂浆能涂刷成均匀的薄层,与底层粘结牢固,操作方便,能保证工程质量。砂浆的和易性取决于砂浆的稠度(下沉度)和保水性能。一般情况下,抹灰用砂浆的稠度应控制如下:
底层抹灰砂浆100 ~ 120mm;
中层抹灰砂浆70 ~ 80mm;
表面抹灰砂浆为100毫米。
砂浆保水性能是指砂浆在搅拌、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砂浆中的水与胶凝材料和骨料分离的性能。保水性差的砂浆容易离析。如果抹在多孔基层表面,砂浆中的水分很快就会被基层吸收,导致脱水,变得粘稠,难以操作。砂浆中胶凝材料越多,保水性能越好。当水泥砂浆保水性差时,可掺入石灰膏、粉煤灰、引气剂或塑化剂来改善其保水性。为保证砂浆与基层粘结牢固,抹灰砂浆应具有一定的粘结能力,抹灰时可在砂浆中掺入乳胶、108胶等材料。
(8)抹灰所用的原材料和砂浆应符合质量要求。因为砂浆的强度会随着停放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一般在20 ~ 3012的条件下,水泥石灰砂浆静置4 ~ 6小时后强度下降20% ~ 30%,lOh后下降50%左右。当温度高于3012时,下降值会增加5% ~ 10%。因此,抹灰用的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应在搅拌后3h和4h内使用。当温度高于3012时,必须在2h和3h内使用。
(9)墙面抹灰底层砂浆和中层砂浆的配合比应基本相同。混凝土砖墙的底层砂浆一般不应高于基层墙体,中层砂浆不应高于底层砂浆,以免凝结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收缩应力,损坏底灰或基层,产生空鼓、裂缝等质量问题。加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约为3 ~ 5 MPa,所以加气混凝土墙底抹灰用的砂浆强度不宜过高。抹灰工艺如下:
1)用石灰砂浆
配合比为1:3(石膏:中砂)。石灰砂浆抹底灰,隔天抹中灰(配合比与底层相同),然后用刀灰面层抹麻。
2)涂抹混合砂浆
以1:2:9(水泥:石膏:中砂)的配比混合砂浆作为底层,厚度为8 ~ lomm。中层配合比与底层相同,或用1:3厚石灰砂浆(抹灰:中砂),厚度8 ~ lomm,需隔天抹灰。表层为麻纤维灰或纸增强灰。配合比为1:1:6(水泥:石膏:中砂)的混合砂浆,先喷1: 3 ~ 4 (108胶:水)108胶液,再涂1:65438+。干燥后(含水率不大于8%),即可粘贴壁纸和油漆。3)踢脚板和墙裙应采用水泥砂浆作为基层和保护层,不得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而应采用空心承重粘土砖砌体。避免因水泥砂浆与砌体强度差异过大而出现空鼓开裂现象。
4)加强抹灰层之间的检查和验收。如发现空鼓、裂缝,应及时铲除、修补。不要等到面层施工好了再验收。
(10)抹灰工程使用的水泥除合格证外,还应复验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合格后方可使用。
(11)禁止使用淘汰材料(如107胶)。108胶游离甲醛含量应≤1g/kg,应有检测报告。
3.抹灰面起泡、花、污。
现象:面层抹灰后,由于某些原因容易造成面层起泡、起条纹,部分面层在一段时间后起霜。
预防措施
(1)纸筋(麻刀)罩面应在底子灰五六成干后进行;底子灰太干,要先浇水湿润;罩面时应从阴阳角开始,先竖(或横)刮底,再横(或竖)刮第二遍,总厚度约2mm;阴阳角分别用阳角抹子和阴角抹子抹平,墙面用铁抹子再压一遍,然后顺纹压光。
(2)水泥砂浆罩面采用1: 2 ~ 1: 2.5水泥砂浆。底漆抹完后,第二天进行罩面,先薄抹一遍,然后抹第二遍(两遍总厚度约5 ~ 7 mm),用刮杠刮平,用木抹子搓平,再用钢抹子压实。底子灰干燥时,罩面灰线不易压光,用力过猛会造成罩面灰与底层分离,应在罩面抹灰前喷水。底层潮湿不吸水时,罩灰会慢慢吸水。如果当天压光不能成活,可以撒上1:1干水泥砂(禁止使用素水泥),贴在罩面灰上吸水。干水泥砂吸水后,刮去这层水泥砂浆再压光。
(3)用于纸筋(麻刀)灰的石灰膏在放入淋灰机前应粉碎,并用不大于3mm×3mm的筛子过滤;石灰熟化时间不小于30d天;严禁使用含有未固化颗粒的石灰膏。使用磨细石灰粉时,也应提前3天熟化成石灰膏。
治理方法:
墙面起霜有时需要1个月以上,才能让砂浆中混合的石灰颗粒继续成熟膨胀。所以墙面没有再起花的时候,可以把开花的地方疏松的表面挖出来,再用腻子补上,最后喷涂。
3.混凝土屋面抹灰空鼓、裂缝
现象:现浇混凝土楼板底部抹灰常出现不规则裂缝,预制空心楼板抹灰后沿板缝出现纵向裂缝和空鼓。
预防措施:
(1)预制楼板用硬架支撑的模板安装,使楼板端部与支座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如图5-1-4所示。
(2)预制楼板填缝最好选择夹层,这样可以避免填缝后的施工荷载,也便于维修。
(3)预制楼板填缝的具体要求:
1)地板安装的下板间接缝不小于3cm,有埋管时下板间接缝不小于5cm。
2)认真清理板缝,清除杂物,挂凹板缝。
3)填缝前,应充分浇水湿润,刷水灰比为0.4 ~ 0.5的素水泥浆,然后浇坍落度为50 ~ 70 mm的C20细石混凝土,并捣实。
4)派专人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过早失水。
5)灌缝水泥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以提高灌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6)现浇混凝土板抹灰前,应将底面杂物清理干净。钢模板楼板底面用10%火碱水溶液清理干净,楼板蜂窝麻面用1:2水泥砂浆修补平整,凸出的混凝土凿平,预制板凹缝用1: 2水泥砂浆刮平。
7)为使底层砂浆与基层粘结牢固,抹灰前一天应将屋面浇水湿润,抹灰时再浇水。现浇混凝土屋面抹灰,底层砂浆采用1:0.5:1混合砂浆,厚度2 ~ 3 mm,操作时沿模板纹路方向垂直抹,用力将底灰挤入屋面缝隙,然后抹中层砂浆找平。对于混凝土板和钢模板现浇混凝土楼板,抹底层砂浆时应使用1:1水泥砂浆。
将占水泥重量20%的乳胶或108胶搅拌均匀,用钢抹子抹平,厚度2 ~ 3 mm,随刷随抹。第二天洒水养护,第三天抹1:3:9混合砂浆找平,厚度约6 mm,找平层6000%至7000%时,抹纸筋(麻刀)灰。每层总抹灰厚度应控制在12mm左右。混凝土屋面的抹灰一般应在上层地面完成后进行。处理方法:预制楼板板缝沿线裂缝严重者,应从上层地面捡起板缝,重新认真施工;如果裂缝不是很严重,可将顶缝抹灰层去掉60mm宽,仔细勾缝后,用108粘上带孔的玻璃纤维网带条(成品一般50mm宽),再用108刮一遍胶,即可重新抹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