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称人类感染猪流感,为避免“猪流感”一词的误导,世界卫生组织于4月30日将此前被称为猪流感的新型致命病毒更名为“A/H1N1流感”,英文名称为:甲型流感(H1N1)。按照中国惯例,中国将其更名为“甲型流感H1N1”。
病毒特征
甲型流感病毒(H1N1)为甲型流感病毒,携带H1N1亚型的猪流感病毒株,包括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的RNA基因片段,具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的特征。医学试验表明,目前主流的抗病毒药物对这种菌株是有效的。美国疾控中心的照片显示甲型流感病毒H1N1呈阴性。
自2009年3月18日以来,墨西哥发现了感染和死亡病例。
病理症状
甲型流感(H1N1)的症状与感冒相似,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据悉,美国2009年疫情中发现的病例主要表现为突发发热、咳嗽、肌肉疼痛和乏力,其中部分病例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墨西哥也发现了眼睛发红、头痛和流鼻涕等症状。
湘雅医院感染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谭德明教授说,如果青壮年免疫力太强,抗体反应就会太激烈,形成“细胞因子风暴”,对肺组织造成严重损害。
当人的肺部受到流感或呼吸道病毒攻击时,会出现大量活化的T细胞来抵抗病毒。T细胞同时被激活,导致人体内细胞因子上升,形成“细胞因子风暴”,引起肺部炎症。几天后,T细胞促进体内OX40分子增加,OX40分子向T细胞发出“继续生存”的信号,使T细胞停留在肺部。“细胞因子风暴”愈演愈烈,肺部炎症加重,最终导致人体免疫系统不堪重负,危及人体健康。因此,大多数感染者是青壮年,而不是季节性流感的易感人群——老年人和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