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末以来,中国不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的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的发展。国内很多人提倡医学现代化,传统中医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人们开始用西医体系的思维模式来审视它,中医陷入存废之争。同属于中国医疗体系的日本中医和韩国医学也是如此。自2003年非典以来,古典中医开始出现复苏迹象。
在文革时期,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范例,得到了中国* * *政策的支持和发展。现代中医仍然是中国常用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
在国际上,针灸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称,针灸已被证明对缓解术后疼痛、孕期恶心、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牙痛等有效,且副作用很低。然而,对于慢性疼痛、背痛和头痛,数据是模糊的或有争议的。[7]。世卫组织认为,许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已得到科学双盲研究的有力支持,但其他传统疗法仍需进一步研究,尚未研究的传统疗法的安全性和危险性不容忽视[8]。2002年5月26日,世卫组织公布了“2002-2005年全球传统医学研究战略”,邀请全球180多个国家将替代医学纳入其医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