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说剧的人可能会发现,很多现代都市剧的拍摄背景大多是在北京、天津、上海、苏杭等大城市。
但作为中国的大城市,广州、深圳很少出这样的都市剧。
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影视公司的发行造成的。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大大小小的影视制作公司很多,行业氛围高涨。演员和编剧自然聚集在这些城市。
考虑到方便和经济,拍摄地点也会在附近。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是文化背景。
广东的岭南文化独树一帜,在性格、风俗习惯、价值取向、思维逻辑等方面与其他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因为如此,那些在北京、上海、苏州、杭州拍摄的都市剧,如果在广东拍摄,剧情放在广东人身上演绎,很多桥段会让人觉得别扭,与现实不符。
不信?
我举个例子,一些情节会怎么画。
2
比如两个年轻人谈恋爱,想见父母,如果发生在广东,最后破裂的原因可能不是彩礼和房子。
可能是其中一个家长对宝宝说:“我知道你们两个是真心相爱的,但是我们让三叔帮我们想清楚了。他说你们俩的出生日期不一致。你们在一起,就互相克服了。”
还能是什么?
女孩准备远嫁外省,父母担心女儿水土不服。
“你是吃着米饭长大的。你怎么能吃得惯面条和馒头呢?”
“那边有辣的。上火了又没凉茶喝怎么办?”
“出了广东就是北方,北方太冷了。你怎么受得了!”
“没有妈妈给你煲汤,你会变得营养不良,骨瘦如柴!”
“嫁到外省,没有家人撑腰。如果你受了委屈,那就真的不好叫了。不,不,妈妈绝不会让你嫁到这么远的。”
……
三
再比如,剧中一个人对一个朋友说,来,我带你去吃好吃的!然后去了一家精致高档的餐厅。
但如果你在广东,你大概不会去什么高档餐厅。
可能是在街对面偏僻的地方找到的一个简单的门面,也可能是摆着几个马扎凳子的传统老店。
或者城中村村民开的价格实惠、食材新鲜、分量足的广式大排档。
也有可能跑到郊区的农场。
写字楼的小白领,下班后不一定回漂亮的公寓。
是村里人来人往的出租屋,人人都有。
一个人住,懒得买菜做饭。
随便在楼下附近的招牌店抓个小吃,比如沙县小吃,隆江猪脚饭,湛江烧腊大排档。
中老年人一大早起来见三五知己,不一定是去爬山或者晨跑。
大概是去茶馆抢个好位子,泡一壶好茶,上三五笼小吃,开始聊到中午,甚至还有早茶下午茶。
在广东,如果有人说要请你吃饭,说明对方只是把你当客人。
但如果对方说,请你去喝茶,请你吃宵夜!
嗯,恭喜你,说明他心里已经把你当成好朋友了。
四
上班第一天,年轻人在办公室遇到公司老板。可能不是西装领带,眼镜,公文包。
但可能穿着t恤、短裤或休闲裤;不一定是胶鞋人字拖,凉鞋,豆鞋,板鞋或者运动鞋都可以。
下班的时候发现老板开的不一定是奔驰或者保时捷,可能是低调中庸的雷克萨斯,讴歌,或者林肯,斯巴鲁之类的小众车。
其实我觉得最有特色的还是广东的富二代年轻人。
影视剧中的富二代通常是什么样的?
货色,嚣张,整天无所事事,到处惹事,或者开跑车泡妞,或者争权夺位……总之正面形象很少。
其实据我所知,广东很多富二代学习都很好,甚至很多人都能考上国外名校,拿到奖学金。
很多人也很低调,因为低调一直是广东富裕家庭的必修课,暴发户除外。
广东富裕家庭的孩子也爱玩。他们的玩法更像是一种爱好,一种激情,或者一群爱好者。
其中,男生最爱赛车和换车。他们更换汽车和赛车,并不是说他们购买性能车,如法拉利和兰博基尼。这样的球员经常被人看不起。
更多的人把普通车换成性能车,比如本田、斯巴鲁、三菱等普通街车,甚至李霞。他们为专业性而不是创造性而战。在肇庆和珠海你会经常看到这种情况。
我不知道女生玩的是什么,但是给我的感觉是很多富家女和古代淑女一样,都是温柔的。但也是现代的,去过很多地方,知识渊博,前卫。
五
以上画风并不绝对,只是我作为一个广东人对风土人情的主观印象和认知。
广东适合拍什么样的剧情?现实中已经有了经典的模式,比如本地的郎,外地的媳妇,七十二家房客,还有之前的怪老公和都市笑星团。
广东人看这些剧感觉很接地气,好像在说身边的事。
比起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的都市剧,没有那么时尚高大上,但在广东人眼里却真实自然。
还有港澳的生活剧,比如八九十年代万梓良的《他来自江湖》,于霞的《双鱼》。
里面的情节和画面,比如在集市上卖鸡鸭,回去看看家乡的祠堂,脱掉上衣,在大排档吃宵夜,都是我们身边的事。
可见,粤港澳能形成大湾区,也是因为有共同的文化和习俗。
六
粤港澳风格的电视剧也很难流传到祖国其他地方,可能是因为粤语的原因。
粤语中很多词语和内涵很难翻译成普通话,同时又能传达幽默的一面。
例如,在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中,神药“微笑着的丁”在普通话中被翻译为“微笑着的半步癫痫”,这有两种意思。“丁”在粤语中是“死”的意思,也包含着一种洋洋得意、喜形于色的心情。
再比如他唱的《烤鸡翅》。他用粤语唱歌,广东人听了会笑。换成普通话后就笑不出来了。不是普通话不好,而是口味变了,听不到原来的笑话了。
与全国相比,岭南文化只能算是小众文化。无论你称之为过时的封建残余,还是传统文化的保存,我都希望当地的文艺工作者能将好的一面传承下去,让后人继续发现和品味它的精妙。
就像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粤剧唱腔,觉得很土很丑。长大后发现粤剧很多歌词都写得那么好,那么精彩!比如我觉得能写出这么华丽优美的歌词的一定是很有才华的前辈。想到这,我不禁感到一种由衷的敬意。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转发,让世界看到你的态度。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