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的传统,大宅的正门应该在南面。为了显示总统府的风格,袁世凯将位于海南岛中南部墙内仅几米的宝月的三个下层打开,并将其改造成大门。在门前的皇城红墙上开了一个缺口,又加了两道“八字墙”,把缺口和大门连接起来。他还在门内用黄色瓷砖和红色墙壁建造了一个大型影壁,以阻挡外人的视线。重建的宝月大楼被命名为“新华门”。当时的民国政府还将新华前的一段西长安街命名为“傅佥街”,将中南海西侧新开辟的道路命名为“富友街”。这里的“房子”指的是总统府。此后,在六部口以南排水沟上改建的道路被命名为“新华街”,并在新华门对面的“傅佥街”南侧修建了西式花墙,以遮挡后面杂乱破旧的老房子,改善总统府前的视野。这一系列工程都是由当时的内政部部长朱启钤建造,并由京都市政办公室监督。
1915 12 13袁世凯在中南海聚仁堂召集数百官员祝贺,宣布他为皇帝。袁世凯将总统府改名为“新华宫”,并派人布置了故宫的三大殿,为登基大典做准备。当时反对帝制的湖南名人王闿运先生,在新华门前故意嘲讽袁世凯的部下:“我眼睛昏花,看到牌匾上写着‘新忙门’这个不吉利的名字。”原来繁体字“华”有点像“莽”字。“辛莽”就是篡汉称帝的王莽。
1965438+2006年6月6日,皇帝梦破灭的袁世凯因肾衰竭在聚仁堂去世。6月28日,袁世凯的灵柩由新华门抬出,在前门西站(韩晶铁路的起点)装上火车,运往河南安阳安葬。此后,中南海成为历届北洋政府的总统府和傅的总部。直到解放后,这里才成为新中国的政治中心。1928后,国民党政府设在南京,北京改名北平,称为北平特别市。中南海已经变成了一个公园。记得新华门楼底门挂着张老人题写的“中南海公园”横匾。直到北平解放,才改名为北京。中央人民政府位于中南海,仍然使用新华门作为政府的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