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诗经》也有政治作用。春秋时期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往用唱歌或者弹诗的方法,来表达一些不想说或者说不出口的话,类似于现在的外交辞令。包括未来的“兼爱”和“互不侵犯”,对我们现在构建和谐互利的外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们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这个题目的意义所在。“南南合作”、“南北互利”也是《诗经》中很多外交词汇的现代延伸。但是,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那些打着历史文化幌子,时刻准备吃历史豆腐的犯罪分子。最近备受瞩目的台湾省当局篡改历史教科书案,不得不让我们对历史文化有一个新的认识——只有尊重历史文化,才能创造新的文明,篡改历史文化的人,最后只会落得很惨。强奸历史缺乏足够的动力,演绎历史缺乏天才的想象力,强奸文化缺乏足够的底蕴,等等,只能胆怯地吃历史文化“豆腐”。这不仅是历史的不幸,也是文化的悲哀。我们要在《诗经》最深厚、最肥沃的土壤里扎根,不断从中汲取文化、滋养内涵,让自己丰满、高大。然后思考如何出国,如何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要知道,传统遗产是不可逾越的文化鸿沟。
总之,《诗经》的伟大在于它的时代性和延展性。它不仅适用于以纵横合作、百家争鸣为特征的春秋战国时期,也适用于贞观、康乾盛世。这也适用于当前建设和谐中国的努力。让《诗经》的深刻内涵为我们共建和谐,共创文明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