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最伟大的两位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第一次见面。然而,李鸿当时只有十二岁,他无法理解这场偶然的相遇会对自己乃至国家产生多大的影响。
那是康熙一生中的最后一个春天,圆明园牡丹台前,盛开着数百株牡丹。雍亲王请父亲回家赏牡丹,老皇帝欣然同意。
老皇帝愿意来胤禛家,因为在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儿子中,只有这个梅从来没有表现出对皇位的特别渴望,而且似乎也没有参与任何与争夺储位有关的阴谋。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四,擅长草书,研究佛学。当其他王子为王位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却坐在书房里修身养性,看起来就像一只云里野鹤。然而,44岁的雍亲王并非平庸之辈。皇帝偶尔会给他一些临时性的任务,比如安排皇太后的丧事,检查分发储存米的弊端。他迅速而周到地完成了这些工作,给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冯尔康《雍正传》)
康熙晚年经常去五四赐园游玩。据《清圣祖实录》统计,皇帝晚年有幸游览胤禛圆明园11次。除了尹志军,其他王子从未享受过这样的荣誉。这当然是因为梅的家让他感到安全和放松。
三月十二日晚,皇帝驾临牡丹亭,向风献酒,心情愉悦。
许多历史学家说,将李鸿介绍给康熙是雍亲王精心策划的一步。但是,康熙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父子俩聊天时,胤禛不经意地提到,“你的两个孙子从出生起就没机会见盛宴。”
老皇帝随口答道:‘好!上次我听警卫说,你有个读书很好的儿子。把他们叫出来,让我看看。
在Aisingiorro的家里,直到他十几岁时,他的孙子才有机会见到他的祖父,这并不奇怪。因为康熙皇帝的孙辈太多了,一共97个,而被政务困扰的老皇帝只见过一半。
一看到两个孩子,老皇帝不自觉地放下了杯子。
弟弟洪州没有给皇帝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哥哥李鸿让康熙难忘。这个孩子很不一样。他又高又帅。特别是两只清澈如秋水的眼睛里流淌着不一般的灵气和从容。刚才敬礼的时候,皇上注意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很敏捷,得体,不慌不忙,一点也不紧张和尴尬。跟在他后面的同龄弟弟周红显然要克制得多。
凭着丰富的阅人经验,老皇帝深信这孩子与众不同。他亲切地示意李鸿站在他面前,询问他的作业。李鸿优雅地背诵了几段经文,并从头到尾解释清楚。
一阵喜悦攫住了康熙的心。在他见过的所有孙子中,这个无疑是最好的。
过了几天,老皇帝派太监到圆明园,命令雍亲王写下的“八字”给皇帝看。
几天后,康熙再次游览圆明园。吃完饭后,他宣布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他将把李鸿带回皇宫抚养。(《清圣父录·乐善堂全集》)
二
在康熙的众多孙子中,李鸿原本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人。康熙五十年(1711)生于北京永清宫。我妈妈是一个20岁的普通格格牛如。
曾经有很多历史学家误以为甘龙的生母是大家闺秀,因为她姓‘牛祐卢氏’。的确,在清朝,‘牛游卢氏’被列为‘八大宗师’,是最著名的姓氏之一。这个姓氏的名臣很多,皇后也很多。
然而,在“八大伟人”中,“牛路虎”是指所有的开国元勋都有一个。甘龙母亲的祖先是宜都一个命运平庸的叔叔和哥哥,名叫叶腾。建国以来,从来都不是什么大人物。到了乾隆母亲的祖父一代,它甚至成了一个不起眼的丁白。乾隆的爷爷朱零,在最高官职上只是个‘四品礼’,估计是父亲带着女儿得到的闲职。
从种种迹象来看,十三岁的牛路虎在进入秦永宫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做着端茶倒水等杂活。直到康熙四十九年的一天,精力充沛、游手好闲的雍亲王无意中发现,这位在朝廷待了六年的姑娘已经长大了——十九岁,高大健壮,虽然容貌不在中人之上,但身材却异常丰满,青春的光彩难掩。这位32岁的王子感到体内突然有一股强烈的欲望。
土地非常肥沃,第二年就会结果。乾隆皇帝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玉帝)八月十三日。因为母亲地位太低,这个孩子的出生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但是孩子的八字有些不一般。
清朝的档案里有这样一个细节。康熙六十年六月,四川巡抚年羹尧进京办事,皇帝命他在北京找一个‘名符’算点事。听说这个罗瞎子是个大摇大摆的,病了,就没去找他。皇帝在他的折子上批准了他的报告:“这个人不诚实,但他很忙。”(《故事与故事·年羹尧折》)
可见皇帝是这个瞎子的老客户和粉丝。
‘八字’推理就是根据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来推断生命发展的结果。在今天,这当然是彻头彻尾的迷信。然而,在过去,这些迷信往往偶然决定了历史的汽车的方向。乾隆八字就是这样。
1929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公布的第一批内阁档案,收录了《乾隆生辰》和《康熙六十一年》的人的评论。内容如下:
甘龙八个大字:
辛卯(康熙五十年)
丁友(8月)
耿武(第13位)
丙子(子时)。
批语:庚金生于仲秋,在杨刃之地,晋镇。他被重劫,用火是最美的事。干透邪时为焰秋金兵器,铸为剑锋。这种模式是独一无二的,创造财富和繁荣。在午时洗澡,午时,毛,还有你,你最喜欢冲,还美伤官,驱邪变身大案。
俗话说,子午为大例,文武贯通于国,所以聪明自秀,能成事。连续作战b .甲午战争中,圭司身体很好,发泄系统很神奇,大家都觉得很美。
不言而喻,这种生活是丰富而自然的。占据一种变态气质,聪明细腻,善良孝顺,学文武双全。年纪轻轻总有浮祸,不妨碍。16岁要想幸运,就要身体健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有更好的志向。我可以看到我的妻子是最明智和有能力的,我有很多孩子,寿元又高又厚。列中有四个状态良好。不要问别的。
很明显,这篇批语是算命先生写的。中国古代有一套固定的计算方法。根据算命理论,八字“甘龙”、“天干庚欣丁丙”、“火炼秋金”是天赋丰富的强力命运造物,术语称为“元气体”;地支在子午,局皆四正,人命胜。他乘风为马,领主是富有的。
也许正是这个不寻常的八字,让康熙做出了在宫里养李鸿的决定。
在‘养生殿’对于康熙时代的皇帝和孙子来说,的确是一大‘恩遇’。在李鸿之前,近百个孙子中,只有太子长子弘熙曾被康熙“养过宫”。这个孙子如此受康熙宠爱,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在康熙晚年建立两个太子并废除的过程中,他无法放弃这个野心。朝鲜使臣回国后向国王报告:‘皇孙颇有智慧,难废云长。’又说:‘可能是云太子的儿子很贤惠,不忍心立了儿子还被贬为云。也就是说,因为希望这个孙子将来能登上皇位,所以康熙在废太子的问题上拿不定主意。(《朝鲜李朝实录》)
从这个角度看,有人认为喜欢李鸿是康熙传给雍正的一个原因。很难说胤禛把儿子介绍给父亲不是老谋深算。对胤禛来说,这一举动从各方面来看都是无害的。首先,这是一个试探老皇帝态度的机会。如果老皇帝把自己列为接班人,他当然会关心儿子的利益。因为一个政治家必须数更多的步数。退一步说,即使老皇帝不打算把自己放在候选人名单上,但祖孙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无疑对自己的政治安全大有裨益。
事情的发展甚至超出了雍亲王的预料。
三
康熙像康熙61年夏秋五个多月。在避暑山庄,祖孙俩几乎天天在一起,形影不离。康熙看纸的时候,小李鸿正在旁边磨墨写字。老皇帝经常站起来,走到他的孙子面前,教他写字。吃饭的时候,祖孙同桌,爷爷不停地给孙子挑菜。甚至当他会见大臣讨论军事事务时,康熙也授权李鸿陪着他。李鸿总是明智地在这个时候‘屏住呼吸等待’,而这种气氛是不敢熄灭的。聪明的孙子给康熙生命的最后几年带来了巨大的欢乐。短短半年时间,祖孙俩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夏天的一个中午,康熙在避暑山庄的湖上划船,李鸿在山上玩耍。看到远处驶来的皇家船只,我高兴地跑下山。老皇帝一看,怕孙子掉下去,就冲到船头,对李鸿喊:‘慢点跑,别掉下去!’祖父焦急的声音深深地印在了李鸿的脑海里,60年后,在御诗《清碧亭怀古》中又被提及。
在过去的半年里,李鸿的体育天赋也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虽然只有十二岁,但反应之快,行为之准,无人可比。康熙亲自教李鸿射箭,李鸿果然不负众望。他第一次连中五箭。康熙喜出望外,送给他一件黄夹克。“或令兵士步射以示大臣,若持连,帝祖为之动容。”(避暑山庄的济恩堂)
当李鸿第一次练习使用步枪时,老师把一只羊拴在一百步远的地方。当他第一次试图开枪时,他“杀了羊”。康熙非常高兴。
八月初,秋高气爽,马肥肥的时候,爷爷带着孙子开始四处打猎。在永安芒卡围场,康熙用火枪打了一只熊,熊倒在地上很久没有任何动静。康熙认为熊不再是威胁,于是命令李鸿射箭,让孩子赢得‘围城之初得熊’的美誉。李鸿骑上马后,不知什么原因,他没有动。康熙有点不高兴了。本来这孩子胆子就一直很大。他今天看到熊后是怎么害怕的?康熙马上喊道:‘李鸿,你为什么不进去?'
李鸿,这就像一觉醒来,催马前进。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倒下的熊突然翻了个身,直立起来,嘴里发出一声吼叫,冲向李鸿的坐骑。所有人都惊呆了一瞬间,只有康熙及时反应,举枪开火。子弹从熊的耳朵进入,熊像半堵墙一样倒在地上。每个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这件事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来冥冥中有天意,祝福这个不一般的孙子。当他晚上回到他的帐户,他对他的司机和他的妾说:“李鸿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如果他早点催马的话,熊会被吓坏的。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孩子将来会比我更有福气!”(《小婷杂记》)
此行之后,皇帝特地去了五四热河园的狮子园,点名要求见甘龙的生母。牛跪在皇帝面前,满腹疑惑。老皇帝叫她抬起头仔细观察半分钟,说:“果实有福了!”(清朝高宗皇帝的记录)
在这次和公公见面之前,牛游卢氏从来没有引起过关注。生下这个孩子并没有帮她彻底扭转命运。直到雍正登基前十几年,她还被习惯性地称为‘格格’,即满语中的‘姐姐’。
但是康熙发现了这个儿媳妇的‘不一样’,这个普通的公主,以后真的像康熙说的那样,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有福气的皇后之一,长命百岁,荣华富贵。
四
不言而喻,来自父亲一半的乾隆皇帝的基因是优秀的。艾辛吉罗家族的优秀品质在之前的帝王身上已经有所体现。智商高,自制力强,精力无穷,头脑极其精明,还有难以遏制的进取精神,乾隆的这些品质应该主要来自父系。
甘龙的母亲孝皇后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是支撑这些精神因素的强大物质基础。乾隆皇帝的体格和寿元的身高和厚度在中国的皇帝中是独一无二的。乾隆以前,五帝平均寿命54岁,乾隆活到89岁,比祖先平均年龄大35岁。在兄弟中,乾隆也是最长寿的。他有九个兄弟,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其中有5位英年早逝,活下来的最年长者只有60岁,而帝都干隆脱颖而出,与他母亲的遗传因素有关。
牛友录出身平民家庭,他的身上完整地保留了白山黑水中满族人的力量和‘现实主义’。在传世的清宫《词·颜宁·Xi图》中,有一幅牛老人的画像。画中的老太太大耳朵,心胸宽广,胖胖的。与那些出身富家的后妃相比,牛祐禄的身体强壮,天性好玩好动。乾隆皇帝登基后,每次出巡都带着老太太:她死前赶上了四次南巡,从未落下。太乙生老太太曾经三游五台,三登泰山,甚至游览嵩山。至于避暑山庄,已经去过无数次了。去世前一年,八十五岁的他还和乾隆一起爬泰山,走路很健康。
雍正弓马,中年以后经常生病。然而,甘龙天生擅长运动,敏捷和平衡能力极佳,无论是各种武器还是武术骑射,在清朝皇帝中首屈一指。他一生活跃,郁郁寡欢,四处漂泊,甚至被称为‘马上皇帝’。他活到89岁,一生没有生过大病。在位六十四年,天天和皇位打交道,工作很多,很少觉得累。这应该是母系遗传。
五
61年11月13日,康熙皇帝从避暑山庄回京两个月后,在长春园猝死。
《清高宗实录》卷一说:乾隆继位为‘圣父深爱上帝,定于前;世宗垂下丰饶之谷,周记在后’。甘龙还说,康熙当时把生母叫去面见,是因为他有托付的意思:‘我看现在皇帝祖上的恩情,看来可以托付给改天了,因为我想看看圣母的幸福。’(《乾隆御诗第一集》)
这种说法可能有些夸张,但李鸿肯定在决定传播到胤禛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对于这个儿子,雍正心里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当年12月,朝鲜内阁大臣金英在对清外交中听到了这个消息:
康熙皇帝的病戏,知道自己起不来,就把葛叫来,对他说:‘我四儿子最贤明,我死了以后做继承人皇帝。胤禛的第二个儿子李鸿很英勇,将被加冕为王子认为君臣不易,治天下为重,训诫胤禛。他扔掉了他担心的珠子,对胤禛说:“这是顺治皇帝临死前给我的东西。现在我把它给你。“我打算留着它,但我知道它……”他去世了。(《朝鲜李朝实录》)
有人说这个记录不靠谱。但是最远传到了朝鲜,说明这个谣言传播的很广。也可以看出,这位未来的乾隆皇帝的名字,以及他与祖父的特殊关系,在雍正刚刚继位之后,已经在全国广为人知。自雍正登基以来,李鸿已成为太子的首选,这是不争的事实。雍正正月十一,雍正帝即位后第一次去天坛,举行祭奠山谷的仪式。雍正回宫后,一言不发地把李鸿叫到养心殿,给他一块肉吃。李鸿默默地吃着这块肉,肉很好吃,但他不知道这是什么。聪明的他,吃完了肉,也没多说什么,就退了。然而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在这之前,不管怎么样,他的父亲对他和他的哥哥洪一视同仁。这次单独召见他,而且是在他刚从天坛回来之后,显然意味深长。从那时起,聪明的李鸿知道她被父亲默默地指定为王子。(《乾隆御诗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