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化的定义:种植植物改善环境。喜欢绿化改善环境卫生,起到维护生态平衡多种作用的可以做,不喜欢的可以不做。
2.绿化(种植)是种植植物来改善环境的活动。绿化是指在居民区和公园种植防护林带、行道树、农作物和各种植物。绿化包括土地绿化、城市绿化、周边绿化和道路绿化。绿化注重种植植物、实现生态效益的物质功能,但也包含一定的“美化”含义;而园林更注重精神功能,特别是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强调艺术效果和综合功能。
3.绿化的主要作用:1。补充空气中的氧气。成年人日夜需要消耗0.75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许多工厂也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气中的氧气要及时补充,二氧化碳要不断排除,以维持空气的正常成分。绿化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释放氧气。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为人类处理近1000亿吨二氧化碳。空气中60%的氧气来自森林和绿地;2.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许多植物有很强的吸收和过滤大气中有害气体的能力。比如绿化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从而减少大气中的臭氧量,防止光化学烟雾的形成;3、防尘。一些植物的叶子和茎上覆盖着绒毛,而另一些可以分泌粘液或油脂。因此,它可以拦截、过滤、吸附或粘附大气中悬浮的各种颗粒物;4、防风。绿化是防风的有效措施之一,特别是在密林中,其防风效果更为明显;5.降噪。声音在开阔地带以300米/秒的速度传播。当遇到来自植物的阻碍时,立即由线性传播转为分散传播,强度变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