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孩子们不应该过早学会走路
正常学步年龄一般在一岁左右,影响孩子身体发育。婴儿骨骼中胶质多,钙少,骨骼柔软。下肢的肌肉和保持脚弓的小肌肉群没有发育完全。如果宝宝过早学会走路,身体的重量必然会增加脊柱和下肢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影响孩子学习爬行对孩子的发育有很多好处,但是爬行比走路难,视力也没有走路高。如果过早教会孩子走路,他们会不想爬而选择走路,从而错过宝宝爬行练习的黄金时期。
02.过早骑车是不可取的。
正常时间:从5-6岁开始,如果过早开始学骑自行车,不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儿童骨骼处于发育阶段,可塑性强,肌力弱。骑童车的时候,下肢会很费力气。如果腿部长期处于肌肉紧张状态,也会使下肢骨骼长期受力,对骨骼的生长发育非常不利。目前市面上的儿童三轮车两个踏板之间的距离是加宽的,座椅和踏板之间的距离太长,有些车无法调节这个距离。这样孩子骑上去,脚和下肢都很硬。时间长了,他们的膝盖内侧凸出扩张,下肢过度外展,形成“X”型腿,甚至有的孩子形成内八字脚。组织损伤,甚至严重变形,都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03.长跑
建议起始年龄:6岁。长跑是典型的冲击运动,对人体各个关节都有很高的冲击。孩子经常跑步锻炼,对关节处的骨骼发育不好。尤其是冬季在坚硬的路面上长跑,对关节的影响更大,骨骼容易发炎,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长跑也是一项高负荷的运动。孩子过早跑长跑,会增加心肌壁厚度,限制心腔扩张,影响心肺功能发育。
3.带负荷运行
建议起始年龄:8岁。有些家长喜欢让孩子负重跑,但实际上是绑着沙袋负重跑,这样孩子的跑步姿势很容易变形,错误的动作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发育中的孩子不宜进行过度的肌肉负重力量锻炼。孩子先长高,再长胖,肌肉含水分多,蛋白质和无机盐少,身体虚弱,容易疲劳。负重跑步容易对孩子造成肌肉损伤,影响身高。
4、拉手腕
建议起始年龄:4岁。有些父亲喜欢和儿子摔跤来测试他们的臂力。而孩子四肢各关节的关节囊比较疏松,牢固性较差。另外,骨骼还没有完全固化,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出现肢体变形。如果长期单臂练腕力,可能会造成双肢发育不均衡,甚至脊柱侧弯。爸爸在和孩子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不妨适当的让步,输给孩子。
5.兔子跳
建议起始年龄:6岁。做兔跳时,人体重心承受的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三倍,膝盖骨承受的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三分之一,容易对骨化过程尚未完成的儿童造成韧带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6.碰碰车
建议起始年龄:10岁。父母喜欢周六周日带孩子去儿童公园玩手机游戏。碰碰车可以说是男生最喜欢的运动儿童之一。但其实10以下的孩子不适合玩碰碰车。儿童的肌肉、韧带、骨骼和结缔组织发育不成熟,非常脆弱,在受到强烈振动时容易造成扭伤和擦伤。
7.踏板车
建议起始年龄:8岁。现在滑板车和轮滑已经成为孩子们最热衷的游戏。8岁以下的孩子不要玩滑板车。因为在孩子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长时间玩滑板车,容易造成腿部肌肉过度,影响身体的全面发育,甚至影响身高发育。此外,玩滑板车时,腰部、膝盖和脚踝需要得到有力的支撑。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伤,所以要做好防护。最好有父母陪着,找个平坦宽敞的非交通区域玩。
8、社区健身器材
建议起始年龄:6岁。现在小区普遍都有配套的健身器材,每天都能看到孩子们玩的飘飘然。但实际上,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原则上是给中老年人提供的,还没有安装适合儿童的健身器材。如果没有大人经常照看,孩子把社区健身器材当玩具用,其实是很危险的。
根据孩子的身体发育特点,可以让孩子进行跳绳、橡皮筋、拍球、踢球、游泳等运动。这些运动不仅有助于孩子们的身高发育,而且对他们的健康也没有坏处。
1.热身慢跑
两腿分开站直,然后上身慢慢前倾,双臂伸直,用力前后摆动。慢跑前要做热身运动,包括活动膝盖和臀部、压腿踢腿、左右课题等拉伸活动。,努力打开身体的灵活性。慢跑后做放松运动,最好每次持续20分钟。
拉伸
除了踮起脚尖,向各个方向伸展手臂,还可以双脚分开站立,弯腰用右手交替摸左脚,左手摸右脚,头向上。常见的游泳、瑜伽、体操、芭蕾都是很好的拉伸运动。
3.沿着墙触摸线
尽量在墙顶画一条标线。站在墙上,然后伸手用手指沿墙触摸,全身向上伸展,尽量超出标线。然后慢慢放下手和脚,放松紧绷的腹肌。
跳跃并触摸高处
双脚快速蹬地,弯曲后双臂微抬,跳起,四肢充分伸展。也可以屈膝原地跳起,用站直腿在空中的动作触摸高物体,屈膝缓冲摔倒。常见的跳跃运动有跳绳、篮球和排球。
另外,在指导孩子做运动时,家长不要想当然,靠经验,而是要学会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增加运动量,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不成熟的孩子,每次运动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间隔十几分钟,休息一会儿再继续运动。一天的运动量不要太大,只要孩子运动后不觉得累就行。
-
因为专业,我信任。我是虎姐,专业的高级护士。专注于解决亲子成长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