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繁殖率是每个养殖场的主要目的。市场上的长毛兔多为皮兔,作为宠物饲养的很少。因此,本文对种兔场如何提高长毛兔繁殖率进行了探讨。
1.母兔品种选择:要求品系优良,体质健康,抗病力强,体重7-8斤左右,乳头4对以上,母情良好,发情正常,产仔率高,能哺乳,无遗传和生殖疾病。
2.要合理安排公母兔的交配:要求没有亲缘关系,近亲不交配,合理分配雌雄比例,在适当情况下可以进行人工繁育,保证繁殖公兔的最优利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夏季的高温会降低公兔的专业素质,所以不适合夏季饲养。
3.根据母兔发情规律及时交配:母兔发情时,食量、饮水量减少,在笼中不停走动,尾巴上下摆动,生殖器潮红肿胀。按照当时的饲养方法,大部分都能怀孕。春秋两季养殖可在早晚进行,冬季中午进行,温度较温暖。
4.做好妊娠检查:交配后7~8天,通过触摸胎儿检查母兔是否怀孕。如果她没有怀孕,等待下一次发情期继续交配。触摸胎儿时,左手抓住母兔颈部皮肤,右手拇指和食指张开,沿腹部来回轻轻触摸。如果能摸到花生米大小的软肉球,有弹性,能滑动,说明怀孕了(硬球是粪球,注意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