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发生在明末,一个工匠在京城开了一个卖伞的小店。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生意做得很好,因为他的雨伞不仅款式新颖,而且耐用,经常有人进来光顾,所以他积累了一些财产。但随着当时朝廷的腐败,京城也不那么太平了,他想关了店铺,回老家和亲人团聚。
临行前,他不放心自己的财物,只留下少量碎银,就把剩下的近两万两银子兑换成了银票。他还想了一个安全的隐藏方法,就是把伞柄中间挖空,然后把银票塞在里面,这样他只带着一把破伞上路就不会太引人注意。结果没想到这么小心,然后就出事了。
在路上,他停下来在一家小餐馆吃饭。吃完饭,他发现外面下着小雨,他才想起自己的破伞不见了。他清楚地记得,坐下来吃饭的时候,他还和他在一起。看来他应该是在吃饭的时候被带走的。当时他内心很焦虑,但表面上还是很平静。
打听了一下,暂时没走。我临时租了个小摊位修伞,把身上剩下的破钱都拿出来买了一批新伞。开业当天还推出了优惠活动:旧伞免费换新伞。此招一出,吸引了很多人来交流。毕竟普通人面对好东西更积极,商人总结说能做一把旧伞的人也应该是贪小便宜的普通人。
然而,一整天下来,这位商人并没有在他交换的旧伞中找到他丢失的那把,但他没有气馁,继续活动。直到第三天,一个衣着不太鲜艳的男人来了。他拿出一把旧伞,想换一把。商人平静地给他换了一把,他已经认出那是他的旧伞。当天晚上,他打开旧伞,看到里面的银票还完好无损,急忙关了店,继续赶路。第二天,附近的人发现换新伞的摊位空了。
这个商人真的很聪明,因为他很了解人们心中的一些小缺点,比如不能拒绝免费的小恩小惠。同时,他也非常大胆和谨慎。当事情发生时,他首先控制自己的起伏,然后冷静地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其实这种做事方式现在还是适用的,因为无论时间怎么变,有些“人心”深处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如何把握这些东西为己所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