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难相处的心理秘密
在新家庭中,如果婆媳关系不好,一般可以推断在婆婆之前的“新家庭”中,婆媳关系也不好。而那种糟糕的婆媳关系,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婆媳关系。
对于这个婆婆来说,儿子而不是丈夫,才是她最亲近的人,也是她无法割舍的人。所以,当儿子要分开,要找爱人,要组成自己的新家庭的时候,作为婆婆的她会有多难过。她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会有意无意地阻止儿子和儿媳建立最亲密的关系。
而那个儿子,他之前就知道,他是妈妈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他对妈妈比对爸爸更重要。他以前以此为荣,现在想报答母亲。于是他不忍心“背叛”母亲,与妻子建立最亲密的关系。
这是很多婆媳关系难以相处的心理秘密。
相反,如果婆婆心中最重要的人永远是丈夫,而不是儿子,那么儿子的分离就不会那么难受。相反,她会欣喜地看到儿子找到了最爱的人,可以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这时候婆婆会祝福媳妇,祝媳妇和儿子早日走完她和老公走过的幸福之旅。
构建健康的家庭体系,必须把夫妻关系放在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婆媳关系不好的秘诀:健康的新家,请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
但是我们的文化传统确实倾向于强调亲子关系而不是夫妻关系。仿佛,夫妻关系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是服务长辈晚辈的载体。
但是,再怎么爱父母,也要离开他们,过自己的生活。不管你有多爱你的孩子,他们最终都会离开你,过自己的生活。
而你的配偶才是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太傻了,不孝顺妻子
一位名为“今年无奈”的网友发表了一篇题为《妻子与父母不和最终导致离婚。详细描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问题。他很爱他的妻子,但同时他认为年轻人应该尊敬父母。所以他不知道妻子和家人(主要是母亲)有矛盾的时候该怎么办。很多网友的回复都在抨击“今年无奈”和他的家人。
从《无助的一年》描述的事实来看,他的家庭有问题。比如《今年无奈》里,婚前每个月的工资都给了父母,父母不愿意给这笔钱。婚礼当天,“今年无奈”的父母要走一个小时的路回家。他姐姐说对他们来说住在新房子里太远了。
其实很明显今年无奈的家属是不适合的,但是描述完事实之后,今年无奈会加上“为什么年轻人不能尊敬老人?”结果这个事实和评论的反差让无数网友感到窒息。
这是一种分裂,即“今年无奈”的潜意识和意识。评论的时候,起作用的是意识。他一方面站在父母一边,认为妻子应该无条件尊重老人;描述的时候,他用的是潜意识。一方面,他站在妻子一边,认为受委屈的是她,错的是她父母。
换句话说,他其实知道妻子受了太多委屈。但因为孝顺的观念,他从来不敢对父母说“不”。所以,即使潜意识知道父母不合适,他也不能挑战父母,他希望妻子也这样。
但他的妻子既然生长在民主氛围浓厚的家庭,各方面都被惯坏了,自然不会接受他的逻辑。
而且这篇长文也说明了“今年无奈”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妻子和家庭的矛盾,自己进退两难。
其实他是连接妻子和家庭的枢纽,也是妻子和家庭争夺的对象。他是解决这个冲突的根源。当他只是推卸责任,希望做一个“好老师”,尽可能满足双方要求的时候,这种冲突肯定会继续下去。
婆婆没有老公,爱儿子。
我的朋友阿冲,在她有了孩子后,带着她妈妈照顾孩子,但没想到,婆媳关系迅速恶化。当A冲到我面前描述冲突的具体情况时,很明显他和妻子、母亲的关系带有强烈的“三角恋”意味。
比如阿冲和老婆去散步,妈妈一定要求一起去。只有一两次,但每次都是。再比如,看电视的时候,如果看到你媳妇和阿冲坐在沙发上,他妈也会坐在那里。坐在中间的一定是阿冲,他的妻子和母亲坐在两边。
除了这些特殊情况,阿冲家还有一个普遍的婆媳关系不好的问题,比如经常因为琐事吵架。这个时候阿冲就觉得特别难熬。他在最亲爱的妻子和最尊敬的母亲之间进退两难。
原来阿冲老家很传统,男尊女卑的情况很严重。我妈嫁给他后,一家人住在一起。从地位上来说,丈夫一直是最卑微的,尊重父母远胜于尊重她。大家对她都很客气,不会欺负她,只是对她不够重视。她总是感到非常孤独。
她告诉阿冲,直到有了他,她才觉得孤独,觉得自己还有精力继续活下去。后来,她的小家庭从大家庭中分离出来,开始独自生活。从那以后,丈夫对她越来越好,她却想起了很多委屈,怨恨丈夫。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改善,她心里最重要的一直是儿子。
最后,阿冲问我:“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他们的关系吗?”
“改善他们两个的关系,而不是你们三个?”我问他。
“你是说”阿冲若有所思。
我解释说,大多数婆媳关系的核心不是婆媳关系,而是夹在中间的儿子和老公。这个夹在中间的人,总觉得要么是老婆敬老,要么是丈母娘爱媳妇,然后问题就OK了。但他很少想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自己。处理好婆媳关系,这个人必须负起责任,努力协调好这个三角关系。
忽略夹在中间的男人,专注于“婆媳”二字,是我们在面对婆媳关系时最常犯的错误。
你的家人是你的老板。
我同学和阿冲的案子就是最经典的例子。如果说今年无奈的案件中隐藏着利益之争的话,我同学和阿冲的案件可以说是一场纯粹的爱情竞赛,就是婆媳两个人一起争夺同一个男人的爱情。
但是有明显的区别。我同学的妈妈因为觉得老公软弱,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儿子身上,而阿冲的妈妈因为别无选择,把儿子当成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但这三种情况都违反了健康家庭第一定律,夫妻关系是家庭第一。
如果“今年无奈”明白这个规律,他就会明白,在他出身的家庭里,父母是最重要的,他们最有发言权,但在他的新家庭里,他和妻子是最重要的,父母不应该有太多的发言权。
他不知道这个。他允许他的父母在他的新家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比如生孩子和装饰房子。他没有和妻子商量好,而是顺从父母的意愿,这不能让妻子有家的感觉。最后,妻子不得不结束家庭。
我同学的妈妈,她主动偏离了这个规则,因为对丈夫的能力不满,所以把儿子当成了放不下的人。阿冲的母亲被迫背离了这条规则。
既然丈夫看重父母胜过自己,又既然她在丈夫的大家庭里总是被忽视,那她从其他渠道找到合适的人也就在所难免了。作为母亲,儿子当然是她的首选。但这不会持续太久。儿子终将组成自己的小家庭,她终将失去最爱。她受不了了,就做出了那些无理取闹的奇怪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