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和AD怎么换算?
十天干配十二地支是中国传统的编年方法。在中国古代,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人、鬼)和地支(子、丑、阴、毛、辰、巳、午、卫、申、酉、戌、亥)依次搭配,形成60组。这种方法仍然在农历中使用。在这里,我想介绍一种快速算法,将某一年的农历年转换为任意一年:
公历2004年农历是沈嘉年。因为有十个天干,与10系统一致,所以所有个位数为4的天干都是a .于是我们得到农历与公元年的个位数对应表:
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庚基辛基非癸基
4 ?5 ?6 ?7 ?8 ?9 ?0 ?1 ?2 ?三
记住A是4。只要看一年的个位数,就能算出天干。
由于甲子列是天干地支顺序中的第一列,地支属于12基数,若用公元年数除以12,余数为4,地支为子,则得到地支划分所得余数的对应表:
丑?尹?哎?陈?下午还没申请。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三
只要记住孩子是4,其他分支都可以算。
例1,求农历1949年。
先求天干,看到位置是9,那天干就是自己的了。再求地支,用1949除以12,余数为5,地支为丑,1949为丑年。
已知公元4年是甲子年。公元一世纪,单位是公元1年(例如公元元年、公元21年、公元31年、公元41年、公元51年,甚至公元91年)除以12+3。辛亥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1900大约是60的31倍,所以辛亥革命的年份是60×31+51 = 1911(年)。
将公元年转换为公元年;
公式:公元前后加减三,除以十为天干,再除以十二,余数为地支年。
例如,要计算农历2000年,可以用2000年减去3,然后分别除以10和12,得到商和余数:
(2000年3月)÷ 10 = 199...豫7号
(2000年3月)÷ 12 = 166......................................................................................................................................
再比如计算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年份是公元前221;
(221+3) ÷ 10 = 22 ...宇4?(221+3) ÷ 12 = 18 ...豫8号
查表余数4和8,对应支为“庚辰”,说明公元前221年是农历庚辰年。
从已知日期计算分支日期的公式为:
g = 4C+[C/4]+5y+[y/4]+[3 *(M+1)/5]+d-3
z = 8C+[C/4]+5y+[y/4]+[3 *(M+1)/5]+d+7+I
其中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的最后两位数,m是月份,d是天数。65438+10月和2月按前一年的65438+3月和65438+4月计算。奇数月i=0,偶数月i=6。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计算时,带[]的数字表示四舍五入。
例如,检查2006年4月1日的干分支日。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g = 4 * 20+[20/4]+5 * 06+[06/4]+[3 *(4+1)/5]+1-3 = 117
除以10,余数是7,天干第七名是‘庚’。
z = 8 * 20+[20/4]+5 * 06+[06/4]+[3 *(4+1)/5]+1+7+6 = 213
除以12,余数是9,分支第九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是庚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