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运势

如何评价余光中?

中国文坛已经太久没有听到大悲大喜的消息了。记得上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今天萧艾听到著名诗人余光中离开我们的消息,带着一生的期待和无奈,离开了这个复杂的世界。

大师始于乱世,乡愁闻名天下。

这里我就不细说余光中的事迹了。可以说,所有上过初中的中国同胞都应该知道这位老人。我敢说,中国知道余光中的人一定比知道斗地主的人多得多。余光中出生于1928,他出生的时间可以说是建国前最好的时代。1928-1938是中国稳步发展的十年。正是这种环境让他有可能涉猎诗歌,但美好的岁月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黑暗,七年抗战,三年内战。

萧艾年轻时最喜欢的两位诗人是李白和杜甫。当萧艾年轻的时候,每当她想起李白,她总是感到由衷的快乐。有一次,贵妃墨炎和力士(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宦官)心情不愉快,就脱下靴子出去游山玩水。再大一点的时候,我抛弃了李白的不负责任和洒脱,转而欣赏杜甫抒发忧国忧民的诗句。虽然他是一个学者,但他无能为力,但他用三个月的战火和一封家书来告诉我们战争的痛苦,用广阔的建筑来表达他对繁荣时代的向往。

我相信许多人对余光中先生的敬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年轻人不知道悲伤的滋味,但中年人知道家里的事。在初中课本里,我们接触到的乡愁大多被认为是简洁易背的,而余光中这个名字更容易记住。只有到了壮年,再重温这份朴实的乡愁,才能体会到朴实背后的辛酸,才能体会到短短几个字里所包含的那个乱世的恨意。人人都知道余光中,但有多少人能理解这位老先生呢?

余老以诗人起家,却因海峡而成名。

可以发现一个规律,乱世人人都会被炸。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的乱世,最后一次百花齐放是在民国。其实这并不是偶然,而是每当时代动荡,词就会被赋予更多的意义,盛世的词大多还是无病呻吟。即使在唐宋盛世,我们喜欢的依然是边塞诗人的美酒夜光杯,或者陆游的家祭。

余光中先生在特定的背景下闻名于世是必然的。当然,这并不是否定老人的成就,而是说他赶上了一个时代。那个年代,两岸的人都想互相喝一杯,但是想不到。他们只能希望有人能用诗歌记录下来,于是余光中的乡愁就产生了。可以说,这浅浅的海峡阻挡了无数陌生人回家的梦想,却成就了余光中先生在诗歌领域的地位。

两岸交流日益密切,回家50次的余老先生可以闭眼了。

90年代,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开通了直航。随着老兵返乡,余老先生终于踏上了曾经的故土,回到了出生的土地。

(略作改动以示对余老先生的尊重)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

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

我在这一头,

妈妈在那边,

在我暮年,

乡愁是一个淡淡的信封,

我在这一头,

大陆也在这里,

回来后,

乡愁是红色的中国结,

大陆在这一端,

台湾省也在这里。

余老先生一生来大陆50余次,走遍全国,播下诗歌的种子。他经历了两岸关系正常化的特殊时期。虽然他向西航行,但他并不后悔。未来的两岸和浅海峡不再是两岸之间的壁垒。

  • 如何评价余光中?
  • 孙子兵法的八字实战教学
  • 如何评价一个哔哩哔哩女主播,小仙女,脸不好?
  • 田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 同学聚会门口横幅标语
  • 哪个八字排版软件准确,推荐一批比较准确的八字软
  • 关于「老师的」有哪些四字成语和八字成语?
  • 天干地支五行如何算命
  • 名人维纳斯的生日
  • 八字中谁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