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运势

从65438到0960,党中央的“八字方针”为什么重点调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三年调整

自1958以来,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和经济工作中的严重自然灾害,我国国民经济连续三年处于严重困难的局面,主要表现为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调,基础设施规模过大,粮食短缺,通货膨胀,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个方针是在1960年8月周恩来、李富春主持研究1961年6月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时提出的,并在1961年6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正式通过。后来,中央多次召开会议,进一步制定了一系列实施的政策措施,坚决全面地调整国民经济。

“八字方针”的基本内容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包括农业比重、工业内部、生产和基础设施、积累和消费;巩固经济建设成果;丰富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产业;提高产品质量、企业管理和劳动生产率。“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通过调整,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时,要适当减少基本建设规模,使工业和农业之间、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趋于协调,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安排。

(1)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从1960到10,中央开始部署整顿合作化,消灭人民公社运动中的“五风”:“共产主义风”、夸张风、强迫指挥风、生产盲目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11年6月,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现行政策的紧急指示函》,其核心是要求全党下大力气纠正“共产主义作风”,并作出12的规定,重申“三级所有制和以队为基础是人民公社现阶段的根本制度”;彻底清理一平二调;加强生产团队的基本所有权;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规模家庭副业;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恢复农村市场,等等。接着,中央又起草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六十条),进一步明确了人民公社这一阶段的基本制度。同时,国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减少大跃进中过度膨胀的城市人口,缩小农村水利建设规模和精简农村文教事业,减轻农民负担,充实农业劳动力。另一方面,增加农村公社所需的贷款和物资,提高粮食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2)缩短基建战线,减少重工业生产。

为了缩短基建战线,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停建、缓建了一大批在建项目。1962年,我国基本建设项目由1960年的82000多个减少到25000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由1960中的1815减少到1003,减少812。同时,国家大幅度压缩投资规模,从而使基本建设规模与当时国家的财力物力基本相适应。调整后的基建投资也是先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需要,而且主要用于弥补现在的生产,而不是铺新摊子。对于重工业生产的调整,有计划地降低了冶金、机械、建材等工业部门的发展速度。1962年全国重工业产值比1960年下降58.6%,重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3.3%下降到35.5%。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压缩重工业生产,缓解了财政和物资供应紧张的局面,加快了扭转经济比重失衡的步伐。

(3)关停并转工业企业,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

对那些没有原材料和物资资源的企业,以及消耗过多、产品质量差、成本极高、长期亏损、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企业,要么暂时停产、关闭,要么关闭一部分。此后,中央多次对企业的关闭和转移作出指示和规定。经过果断有序的关闭转移,全国工业企业由1.959年的31.80万户减少到1.962年的1.97万户,减少了38%,基本改变了工业生产战线长的局面。中央还制定了《国有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对遗留企业进行整顿。同时,自1961以来,国家大力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这是克服经济困难的重要措施。精简的主要对象是1958之后来自农村的新工人。精简后,将动员他们回到各自的家乡,参加农业生产。到1961年6月,全国从业人员1887万人,城镇人口2600万人。这有效地加强了农业战线,并大大减少了工资和粮食销售。

(4)减少财政赤字,稳定市场。

从1958到1961年,国家财政连年出现大量赤字。与之相伴的是,出现了货币超发、市场不稳定的现象。为了消除财政赤字,稳定市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一是努力增加日用工业品生产,扭转企业亏损局面,增加商品供应,增加财政收入。二是大幅压缩基本建设投资,以及其他业务支出和国防支出,以减少财政支出。第三,在保持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稳定的同时,对针织品、自行车、钟表、茶叶、酒类、部分糖果、糕点等消费品实行高价政策,以便回笼货币。

在这次经济调整过程中,党和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集中统一领导。1961 1年6月,中央作出《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规定》,提出中央、中央局、省(市、自治区)三级集中经济管理的权力。1962年,中央先后对银行、金融、物资、基建等集中管理问题作出了严格规定和具体要求。

到1962,经济调整开始取得明显效果。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很多方面出现了快速复苏的拐点。为了争取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1963年2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八字方针”从当年起再延续两三年。在随后的三年调整期内,除了继续改善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外,重点是加强现有生产能力,更新一批设备;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适当组织企业进行专业化协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65,原调整任务全部顺利完成,我国国民经济面貌焕然一新。(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 从65438到0960,党中央的“八字方针”为什么重点
  • 圆脸短发发型图片女减龄2022
  • 多肉植物可以养在卧室吗?
  • 什么叫好坏,生意怎么样?
  • 少林气功收气秘法
  • 伤心失恋,说说心情句子
  • 女生八字婚姻变化多吗?
  • 你真的能从人的八字中看出自己一生的命运吗?
  • 夫妻宫在哪里?
  • 属火的人适合什么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