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8开始,大跃进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三年的严重困难,主要表现为: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调,基础设施规模过大,粮食匮乏,通货膨胀,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严重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6月在北戴河、周恩来、李富春会议上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6月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正式通过。后来,中央多次召开会议,进一步制定了一系列实施的政策措施,坚决全面地调整国民经济。
“八字方针”的基本内容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包括农业比重、工业内部、生产和基础设施、积累和消费;巩固经济建设成果;丰富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产业;提高产品质量、企业管理和劳动生产率。“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通过调整,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时,要适当减少基本建设规模,使工业和农业之间、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趋于协调,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