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乳腺增生表现为乳房胀痛,乳房内有肿块。乳房一侧或两侧摸到大小不一、软硬不一、边界不清的肿块,表面似乎有小颗粒,不与皮肤筋膜粘连,用手指按压后可感到疼痛。同时,伴随乳房疼痛,部分患者的疼痛还会辐射到腋窝和上肢。这种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与女性的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乳腺增生属于中医“乳腺癖”的范畴。常因思虑伤脾,生气伤肝,情绪过于激动,导致肝脾俱伤,冲任失调,使气滞痰浊血瘀在胸中相互结合,形成肿块。
与其他临床治疗方法相比,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详情如下:
(一)体柱透至阳穴法
临床上可用26 # 4寸长的针,与躯干穴成30度角进针,紧贴皮肤,使针在皮下缓慢渗透,直至到达至阳穴,可采用导泻法,每次留针1小时。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见疗效。
评论:
(1)这种方法在我的临床上经常用来治疗乳腺增生。如果患者肝火太旺,加太冲;阴虚会加太溪;气血不足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不调要配三阴交。
(2)乳房位于胸前,在胸大肌和胸筋膜的表面。从上面数第二个?3根肋骨,一直到第6根?7根肋骨。从内侧到胸骨旁线,外侧可达腋线,乳头平于第四肋或第五肋水平。体柱和至阳穴正好在乳房解剖学的上下限之间。针灸的临床应用可以有效地调节两乳之间的气机。沈竹穴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痈、痈、疖,尤其是解毒疮。体柱经至阳穴的渗透,实际上起到了调理乳中气机、托疮排毒、软坚散结的作用。
(2)肝树切根法
这种方法见于彭景山的《针灸秘方和独门绝技》。
点评:针灸治疗乳腺增生,要么疏肝理气,要么疏肝理气双管齐下,才能有效。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彭通过肝俞第一穴疏肝理气的理论,直指乳腺增生病的病根,治疗上从不拖泥带水,值得借鉴。在临床上使用非常有效。
(3)何朴仁针灸治法妙。
在他眼里,乳房上瘾的恶转化为三个形象,分别对待。①肝郁气滞型:择足哭治。②肝肾不足:选赵海穴治疗。③冲任失调:择近垂足之穴,依海而治。
点评:此法独创,不直接从肝论治,而是从“胆”和“肾”论治,颇有张世杰“举一反三”的味道。
(4)四关穴
针刺太冲穴+合谷穴。
评《表友赋》:“寒、热、痛、瘫,刚开四级。”太冲穴为肝经原穴,可疏肝解郁;合谷也是大肠经的原穴,手足阳明同气,乳房本来就属于足阳明胃经,所以刺合谷可以调整足阳明的经气,足阳明的经气作为乳房之间的气起作用。因此,临床上针刺四关是从疏肝理气入手治疗的。
(5)神阙穴贴敷法(乳气散)
评论:这种方法终于可以做成药了,是患者之福。
(6)针刺内关穴+太冲穴治疗乳腺增生(以内关穴为主)
点评:针灸治疗原理有“内心勾心斗角”之说。本方以内关为主治疗乳癖,以宽胸理气为先,疏肝为后的原则,与四关穴治疗相同。也有类似的效果。
(7)天宗穴埋线法治疗乳腺增生。
评论:天宗穴与乳房相对。这种方法有阴阳互治的含义,也包含了医学哲学的奇妙理论。其高超的治疗风格值得针灸从业者反复回味。
(8)温针灸俞集穴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方法
点评:此法治乳腺癖,手法巧妙。还有宽胸理气的味道。鱼际是肺经的火穴,因为肝属木,木为火之母。按补母泻子法,其实是泻子,所以肝实,泻其性。因此,针刺大鱼际有疏肝解郁、清肝泻火的作用。此外,艾灸还能起到“气血不足可补,经络不通可通”的作用。因此,临床使用大鱼际某穴,可以起到疏肝理气、活血通络的作用。
(9)击天全穴、刺络放血法
方法是:从患侧取天全,对双侧疾病采取双侧治疗。用清水或自制的活血通络液浸泡,然后用手拍打天全穴。大概划100下,穴位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紫红色瘀血点,然后用三棱针刺破瘀血点,放血几滴。10天后,你将接受1次治疗,一般为连续3天。就五次。如果络脉穿刺部位仍有瘀血斑,则需继续治疗,直至瘀血斑无法拍照。
点评:天全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乳癖多因情伤、经络阻滞、气血凝滞、久痰所致。所以治疗要理气活血,化痰通络。天全络刺可以清除阴阳之气,使气流通,从而摆脱乳房成瘾。
(10)在第四腰椎旁开1.5寸,找到反应点,用针灸治疗乳房成瘾。
点评:此法基于新八字针灸疗法的基本原理,即“阴阳、平衡、相对、反应”。
(11)传统针刺
大多必须取乳房中间、顶或乳房根部加穴治疗。
点评:传统的针灸方法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与以上十种疗法相比,在临床上的穴位实在太多了。而且乳房区域比较敏感,取穴位最好尽量远一点。
以上十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之所以称为总结,是因为还有很多有效的针灸方法没有包括在内。根治乳房上瘾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治“气”。因为,乳房内的气是通畅的,气线是血线,气血线是经络,总的原理是无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