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周恩来早年离别挚友时题写的一副著名的短联。周恩来早年就读于天津南开学校。有一天,我最好的朋友王浦山将去日本留学。
临别时,周恩来赠送了上述对联。这幅对联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它不仅表达了热情的年轻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为外侮而读书”的志向,也揭示了周恩来娴熟的笔法和蓬勃的写作才华。
后人改写:
挺拔的大海,励志的文字奖励日月。
立马昆仑,指点春秋。
扩展数据
1965438+2007年6月,周恩来和王普山从天津南开学校毕业。两人都是抱着救国救民的想法想去日本留学的。为了相互勉励,磨砺抱负,周恩来送给王普山一句吞山河的绝美句子:“兀的海,马上昆仑。”
为了永远记住好友周恩来的留言,王浦山特意在十年后把它刻在一把白铜尺上,并注明“十年前翔宇给我留言”(翔宇是周恩来的字。)
1965438+2007年9月去日本山东留学,王浦,住在东京神田区风景馆的一个货仓里。三天后,周恩来也来到日本和他一起生活。他们朝夕相处,互相学习,在一起很开心。
当时,周恩来的家庭处境困难,所以王普山经常帮助和资助他,而周恩来一世则关心王普山的健康。有一天,周恩来在翻阅王浦山的书籍时,偶然发现一本王浦山在南开学校读书时的纪念册,里面记录了1913至1917年老师和朋友送给他的文字和诗词。
周恩来读到这封信时感到非常亲切。往事历历在目,他高兴地在扉页上用毛笔写下了《教学记》的书名,并写下了解释。
在说明中我说:“朴董来了三天后,我也跟踪他到了外国。很高兴见到老朋友!"留学日本期间,周恩来和王浦山经常一起唱歌、唱歌,留下了一副珍贵的对联:"合则助元气久归阳光,各放异彩,各尽所能。"
他们还以“好吃”这个共同的笔名,在一把漂亮的折扇上以对联的形式写下了一首珍贵的五言律诗,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祖国的眷恋。
参考资料:
人民网-周恩来送给朋友一副“沧海马上昆仑”的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