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的脏腑经络如何对应五行?
《苏文·脏气法·时论》指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为主要主治,其日甲、乙...心主夏,手少阴和太阳是主要适应症,其日C和D...脾主夏,足太阴和阳明为主要适应症,其日无极...肺主秋,手太阴和阳明是主要适应症,其日庚欣...肾主冬,足少阴和太阳是主要适应症。即:甲、乙属春木,配合肝胆(经络)。胆属初一阳木旺,肝属初二阴木旺;丁丙主暑火,与心、小肠(经络)相配合。第三天小肠属阳火旺,第四天心属阴火旺。戊己属夏土,配合脾胃(经络)。胃属阳土,脾属阴土。秋季庚欣属金,与肺、大肠(经络)相配合。庚日大肠属,辛日肺属阴。非癸主冬水,配合肾、膀胱(经络)。非癸日膀胱属阳水旺,癸日肾属阴水旺。明代医家徐风提出“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脾胃、庚大肠、辛肺、任膀胱经、归肾、三焦也发于,封套归”(《针灸学》卷五)。但明代医家张介宾对三焦的归属和心所围天干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三焦属水,三焦是“定渎之官”,而心被称为“心之主”,心属火。怎么会被归为决明子水呢?因此,他提出了“三府必属丙,信封旁为阴”(经图三卷)的理论,受到了后世众多医家的推崇。作者认为心主神明,心属火,肾属水。需要注意的是,古人认为水和火都是天生的,所以水和火是一样的。就脏腑功能而言,《苏文秘经》凌兰说:“三焦者,定渎之官,水道不成。”“膀胱,州府之官,津液所藏。“指出三焦和膀胱都与水液代谢有关,是人体水液运行的器官。从穴位功能来看,针刺三焦经原穴阳池、膀胱经原穴景谷,可以起到调和传经的作用;针刺心包经原穴大岭、肾经原穴太溪,具有沟通心肾、水火相合的作用。据此,笔者赞同“三交亦寄任重,信封属癸方”的说法。现根据《内经》和《针灸大全》中的论述,总结出天干、脏腑经络与五时的配合关系(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