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简介: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
内容简介:有人说他是圣人,有人说他是凡人,有人说他是慈爱的老师,有人说他是迷途的狗,有人说他成功了,有人说他失败了。千百年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那么真正的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在生活中有哪些经历,这些经历会给现代人带来怎样的启示?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鲍鹏山老师,透过圣人的光环,聆听孔子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看看这个曾经的普通人是如何成为中国最受崇敬的偶像的。
全文:
从今天开始,我们来谈谈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非常伟大的人物,也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人物,孔子。
他是圣人,他是非常非常伟大的人物,他是我们中国人精神信仰的核心,所以他是圣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凡人。他有一些人的喜怒哀乐,也有一些人的世俗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孔子,需要带着两颗心。第一,尊重,第二,常态。
带着敬意,我们去看孔子的伟大,然后你发现他可敬。以平常心,我们看到平凡的孔子,你觉得他可爱。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两颗心走进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近距离看看孔子的可敬可爱,看看一个凡人是如何成为圣人的。
解说:如果孔子今天还活着,他会有这样的个人档案。姓名:孔丘,仲尼的谥号;孔子英文名:孔子性别:男国籍:春秋时期生于长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生于公元前5565438年9月28日,孔子会有怎样的家庭?孔子的祖先是做什么的?接下来,鲍鹏山老师帮助我们找到了答案。
公元前479年,也就是鲁哀公十六年,公历2月24日,73岁的孔子病重。他的学生子贡听说老师病重,来看他。到了孔子家门口,发现孔子拄着拐杖站在门口,四处徘徊。孔子见子贡来了,很伤心,说,端木慈,你怎么现在来了?然后孔子给子贡讲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坐在大厅的两根柱子之间,接受别人的追悼会。这个梦说明了什么?孔子说我是商朝的人,我是前朝商王的后代。因为按照这些古代祭祀的规矩,夏人死后的棺材都是放在东台阶上的。周人死后,灵柩放在西台阶上。商朝人死后,棺材被放在两根柱子之间。他梦见自己坐在两根柱子之间接受别人的追悼会,证明了第一,自己真的要死了。第二,说明他是商人的后代。
孔子最早的祖先是商汤。商朝的开国皇帝是皇族。后来,周武王摧毁了这个企业,然后纣王被杀了。如果王上有这么多贵族呢?我们不能杀光他们。这些商贵族经过一番周折,最后分封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也就是宋国,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
解说:孔家随着时代的变迁正在衰落。从皇帝到诸侯,从诸侯到大夫,宋朝一代又一代。但据记载,孔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是史书记载有误,还是背后隐藏着什么?接下来,老师为我们找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一个叫孔的人。
孔是孔子家族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他是孔子的第六代祖先。他是宋穆公、宋两朝的一位赋家。(司马是什么官?司马掌管军队,相当于国防部长,是国军最高长官。)到了宋朝的时代,宋朝继位十年,宋国有一个很大的野心家——华,他要篡权。孔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障碍,而孔的妻子又很漂亮,所以中国岳父不仅要把国家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还要把孔漂亮的妻子揽入怀中。“眼美艳丽”(《左传》)
那五个字真的很形象。什么是逆?看看你。孔的妻子从远处走来,他一直盯着她,然后走来走去,走到一边,走过去观看,然后歪着头,看着她走远。里面有两个动词,一个是反的,一个是看的,一个是从后面看的。看完之后我说了三个字,漂亮华丽。看得他垂涎欲滴,所以这个漂亮的妻子对孔来说可以算是一个致命的灾难。总督华府散布谣言说,我们国家这么多的战争是由孔付嘉,一个傅,因此,每个人都讨厌孔付嘉。这位中国父亲利用别人的怨恨发动政变,杀死了孔,并把他美丽的妻子据为己有。宋公表示不满,汉父不干,还杀了宋公,宋国发生了非常大的政治动荡。孔被杀后,其子穆不能留在宋国。我们做什么呢逃到鲁,所以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谈了很久了。孔子祖籍宋朝,为何生于鲁?正是从孔子的父亲贾事件开始,他逃到了鲁国,后来孔子家族开始在鲁国传宗接代。
接下来要说的人是最关键的人。这个人叫舒。有的学者认为如何称呼舒为呢?实际上,是孔、葛和。据说这个人是孔子的父亲。舒良淦也是当时的著名人物。他以前是城市屠夫。乔依在哪里?在今天山东省曲阜市东南,尼山附近。这个地方有个小镇,大概相对一个乡镇。在这个地方当屠夫相当于当乡长。他因什么而出名?他不是以一个乡长而出名,而是以他的勇气而出名。他非常勇敢,身体强壮,武功很高。我们说后来孔子长得高,九尺六寸,这和他的父亲有关,也和遗传有关。九英尺六英寸有多高?有两种算法,最少的也有1.9米多,所以孔子当时被称为“长人”。
舒以勇敢著称。他为什么以勇敢著称?55岁时,舒良祥还以勇敢著称。这一年爆发了一场战争。晋国率领多国部队,也就是诸侯兵团攻打一个很小的地方,叫逼阳,是一个小国。蜀随鲁军参加了这次多国部队行动。在攻打迫阳城的时候,迫阳城的守军采取了一种策略,打开城门,投入一些攻城的士兵,然后突然降低城门,关上门进行歼灭。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被孤立,被杀害。正当城门要倒的时候,恰巧蜀就在城门旁边。在一个人的帮助下,他抬起了沉重的大门,释放了冲进来的人,所以这件事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救了很多人。而且他一个人撑起城门,显示了他的巨大力量,我们知道他已经55岁了。
解说:梁大爷的努力不仅给他带来了荣誉,也给他带来了爱。66岁的他还赢得了一个女孩的心,那么这个女人是谁呢?
这个女人就是颜之斋,孔子的母亲。舒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年纪娶这么年轻的姑娘呢?那是因为舒有一生的遗憾。什么遗憾?因为他的妻子石为他生了九个女儿,而他没有儿子。后来不得已,他又娶了一个小妾,小妾终于生了一个儿子,但生下来就有残疾,还有一条病腿。你看一个家族,今天从天子变成诸侯变成大夫,再到鲁,大夫不再。他变成什么了?文人是贵族统治阶级的最后一个阶层。士人之下是老百姓,属于被统治阶级。这个家可以说是跌到了最低点,没有办法再跌了。当他到达蜀时,他连一个健康的男孩都没有。他愿意吗?他不愿意。
舒和颜之载结合后,也去奈山祈福。要知道舒不仅是出于爱,而且还有很强的目的性。我想生个儿子,所以婚后他就带着这个小老婆,在牛山上祈祷,确保给我生个儿子。因此,这泥丘山
它工作了。那年秋天,颜之载的一个年轻的小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他看起来有些奇怪,但显然非常非常健康。这个男孩要塑造一个民族,他就是孔子。9月28日,也就是我们的官方生日,孔子诞生了。而他生来就是泥丘山的样子。
孔子的头像很奇怪。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中间高,四周低。孔子的头中间低,四周高。这是泥丘山的形状,这是山顶。所以我给孔子取名邱。孔子得名有两个原因。首先,在尼丘山祈祷。第二,头长得像泥鳅,所以叫孔丘。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字是,钟的意思是老二,孔子的大哥是孟丕。孟老大是说真的。
所以孔子的名字来源于泥丘山的山头,字来源于泥丘山。结果如何呢?以孔子的名字和人物,泥丘山不能叫泥丘山。为什么?孔子成了圣人。怎么能和圣人同名呢?一样不是禁忌吗?所以泥丘山后来改名为尼山。因为古人讲避讳、避名、避字,孔子名山这个词是要避的。如果没有孔丘,泥丘山就不用改名了。但是,如果没有孔子,泥丘山就不会出名。孔子出生时,蜀66岁。毕竟,他老了。三年后,也就是二十四年,孔子三岁的时候,蜀死了。蜀死后,给颜之载留下了一个包袱。当然,九个女儿有的可能已经出嫁,大哥孟丕,还有舒在家的单间嫔妃。这都是负担,都要张着嘴吃饭。所以当舒去世的时候,他把一个巨大的负担压在了一个18岁的年轻女子身上。
解说:一个18岁的母亲带着一个3岁的儿子,他们是如何生活的,这种单亲家庭的环境是如何影响孔子的成长的?
现在我们无法理解舒下葬后这个家庭发生了什么。但我们知道的是这个家庭肯定会分崩离析。颜之斋带着三岁的孤儿寡母孔子离开了家,搬到了曲阜市,住在一条名叫阙里的小巷里。他们要自己谋生,我们大概可以想象严治宰给人缝补,上浆,打扫卫生,干点体力活。但有一点,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她也没有耽误孔子的学习。
这是我们的传统,从孔子的母亲到孟子的母亲。简单来说,孔子学到了什么?第一,谋生之学。你必须谋生,否则你将没有收入来源。你首先要学会养活自己。七八岁的时候,孔子当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母亲弥补家庭,这是他必须要做的。孔子说了一句伤心的话。
年轻的时候地位低,所以学到了很多卑鄙的东西。脏东西是下层阶级的工作,孔子学到了很多下层阶级不得不学的谋生手段。
从来不是纨绔子弟,英雄往往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孔子后来对普通的下层人民充满了广泛的同情。
这些都和他的经历有关。
然后,孔子和他的母亲就这样亲密无间,相依为命,在鲁国都城曲阜的一条胡同里苦苦谋生。我们觉得,即便如此,虽然苦,但温暖还是有的。但是更大的考验即将到来。
解说:虽然孔子的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是这种孤独苦涩的单亲家庭生活并没有给孔子的童年成长留下阴影,反而让年幼的孔子更早的明白了生活的无奈,坚定了对生活的信心。但是命运捉弄了人,一场更大的灾难降临在孔子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
十七岁时,母亲去世。颜之仔也是一个来自恶业的女人。丈夫去世早,她把三岁的儿子拉扯到十七岁。她才32岁,颜之斋就死了。孔子,17岁,想把母亲和父亲葬在一起,却遇到了一个难题。他不知道他父亲的坟墓埋在哪里。《礼记》中记载:
这很正常。孔子父亲去世时,他才三岁。他当然不知道他父亲的坟墓埋在哪里。就算一起去参加葬礼,三岁的孩子也一定没有记忆。长大后不知道父亲葬在哪里。而且,古人和我们今天不一样。钱穆这话说得很好。古人不扫墓,不上坟祭奠。他们只是在家里向牌位敬礼,并没有去扫墓。同时,古人的坟墓和我们今天的不同,不是封的,也不是树的。“没有海豹,就没有树”是什么意思?不要堆成山就好。我们今天的坟很高,也不种树。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古人的坟墓很平,和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也没种什么树,所以认不出来。孔子想把他的母亲和父亲葬在一起。你不能挖个地方埋了它。找到埋葬他父亲的地方不容易。于是在这个时候,孔子做出了惊人之举。他把母亲的棺材停在一个叫“父亲之路”的地方,希望有人同情他,有人知道这件事,告诉他父亲的坟墓埋在哪里。他想把他的父母葬在一起。
这一惊人之举所体现的孔子的孝心,感动了一位老太太。这位老太太是谁?他的儿子是专业的殡葬工作者,参与了蜀的安葬。孔子终于在这位老太太的指引下找到了父亲的确切坟墓,然后把父亲和母亲葬在了一起。
解说:孔子幼年丧父,幼年丧母。命运似乎对圣人更加苛刻。就在孔子还没有从丧父之痛中完全恢复过来的时候,孔子身上又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更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孔子葬母后,孔子守丧三年。就在这一年,鲁的执政大臣纪氏发出通知,鲁的士家的子弟都要来我家,我要为你们设宴。当然,这也是赢得人心的一招。孔子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想去,因为他毕竟是书生,他家也是书生,身份也是书生。我得走了。一方面,纪发出了通知,既然发出了通知,就有可能受到责备、批评和惩罚。这是第一个。第二,姬姓是鲁国的统治国,相当于政府首脑。当政府首脑召集会议时,这不是简单的一顿饭,而是一种地位的象征。说白了,参加宴会就是国家储备干部,候补官员。如果你不去,就没有工作。如果你去,你会在那里登记。孔子能不去吗?所以尽管孔子还在服丧,他还是服丧去了。我在纪氏家门前遇到一个人,阳货,纪氏的家臣。这个阳货也叫杨虎。这个人一生都和孔子有牵连,以后我们会不断地谈到他。这可以说是孔子和阳货的第一次交锋。孔子赶到嵇家门口,其他人都进去了,酒席摆好了,大家都坐在那里,兴高采烈,有的甚至还吃吃喝喝。孔子到了,阳货站在门口,拦住孔子说:你在这里做什么?我们的主人邀请了一辆出租车,不是你。我们可以想一想,这对孔子是多么大的打击,多么大的尴尬,多么大的羞辱。我们说孔家真的衰落到孔子这一代了。从皇帝到诸侯,从诸侯到大夫,从大夫到秀才,再到孔子,连秀才的身份都不愿意被别人认可。我们的主人邀请了一辆出租车而不是你。这是什么潜台词?就是我们不承认你是学者。一下子把你打死。这是一个身份社会。如果你没有这个身份,你就没有资格。
17岁孔子,少年,父亲早逝,母亲去世,谁来安慰他,为他拭去泪水,谁来在他受到这样的打击和挫折时,给他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没有,他只能一个人默默的回家。但我们说,毕竟父母双亡,这个家不靠谱,只能靠自己。你必须面对这个世界,自己做决定。因此,据《孔子家志》记载,孔子19岁时,离开鲁赴宋视察殷商大典。你为什么要去?我们说这是孔子渴望获得力量。你打我,你否定我,好不好!我想通过努力证明自己。所以我们说,平庸之辈往往一击即溃,真正的英雄是百折不挠,一蹶不振。孔子就是这样的英雄。
孔子在鲁学了19岁,现在要去宋学习殷商文化传统,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我们现在说的是学会改变命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的孔子。他到了宋朝以后,还是很有意思的。他在那个地方参观了商朝的仪式,并在那里学习。他肯定表现很好,在当地也被别人看中了。他嫁给了宋朝的一个大家族,又娶了关琦家的一个女儿。他在宋朝结的婚。婚后,他带着年轻的妻子回到鲁,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孔子回来后,能起来吗?他真的起来了!因为他回来后第二年就生了个儿子,生完儿子就起来了?不是这样的。我生下儿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那时候孔子20岁。孔子生了儿子的消息传开了,鲁昭公马上派人去祝贺孔子。你觉得这能证明孔子起来了吗?三年前,17岁,一个小家臣,一个家奴就可以侮辱他,看不起他,把他赶出去。三年后,一位君主送给他一条鲤鱼,祝贺他生了儿子。孔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也改变了别人对他的看法,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重,所以孔子特别高兴,特别感激。我当即决定给我的儿子取名孔明鲤字于波。名曰鲤鱼,字曰鱼。合起来就是鲤鱼。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容君的哥哥是什么?君主给他鱼是一种荣誉。记住这份善意。鲁的这一举动,具有象征意义,直接决定了孔子以后的路会走得很顺利。那么有一个问题:鲁为什么要奉承孔子?
解说:孔子生了孩子,鲁祝贺鱼。那为什么鲁会对一个刚留学回来还没有做官的年轻人如此厚道和重视,给他这么大的面子和荣誉呢?为什么年少的孔子会得到一国之君的认可?
是孔子30岁之前学到的第二种知识,也就是求官的知识。什么是「求官之学」?传统儒家的六小艺:礼、乐、射、御、书、数。仪式,仪式。礼是当时人与人之间的礼仪,是当时人的礼仪。很复杂,一般人都不懂。音乐,音乐与仪式有关。射箭,射箭,贵族氏族你将来要代表你的国家上战场。没有箭术是不行的。禁军,古代打仗要开战车,所以要学会开战车。Book,write,这本书在这里用作动词。数,你要会数,你要会算,这个数也包括招数。礼、乐、射、御、书、数,我们称之为萧。
说白了,这小六艺就是那个年代公务员考试的六门课。不是公务员没关系,自己创业也没关系,但是想进国家的政府机关当公务员,这六门课是必须要上的。礼、乐、射、御、写、算。我们说孔子毕竟是贵族家庭的儿子,所以他年轻的时候为了谋生不得不学习一些生活技能,但是他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学习礼仪、音乐、射击、帝王艺术、书籍和数字。将来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参与国家管理,这是他这个身份的人必须走的最后一条人生路。于是20岁就成了六艺专家,是国家最需要的人才。国家在关键时候可以用这样的人。所以鲁给了孔子一个大大的恭维。所以,一个人得到尊重,必须是有条件的。
那么孔子在学习《周礼》的过程中,在学习礼乐、射术、御术、书法、数学的过程中,做了什么呢?历史上有哪些关于孔子学习的记载?在这些记载中,孔子的本性和理想追求是什么?我们下次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