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耐心细致对待群众,讲真话,解决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亲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深入推进“双联”行动,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生活,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多解决问题,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实行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安排1天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公、检、法“三长”轮流到县信访接待中心接待来访群众,耐心听取来访群众意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及时做好解释、引导、调查和处理工作;对不属于管辖范围的问题,要指明方向和程序,热心帮助联系有关单位妥善处理。
第三,会议作风要务实高效,开短会,讲短话。严格控制各类会议。凡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须报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审批。不能召开的会议不召开,能合并的活动尽量合并,能部门或部门联合召开的会议不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召开,能留言办理的事项不安排会议。严格控制会议时间,坚持开短会、讲短话、讲真正有用的话,力戒空谈和套话。严格控制会议规模,要求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须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准。场地的布置要简单大方,实用。一般工作会议不要有鲜花,不要有会议背景墙,不要有公文包、笔记本、写字笔。
四、文件简报要精简压缩,少发论文、杂文。严格控制发文数量,能由部门解决的不再联合发文,能由部门或部门解决的不再由县委、县政府或“两办”转发发文。严格控制简报数量。除党代会、人代会、CPPCC会议简报,以及中央、省、市委在工作简报中集中的大型教育实践活动外,地委部门内部刊物《工作简报》一律停刊。严格规范文件简报报送程序,报送县委、县政府的文件由“两办”按程序办理,不得直接报送领导个人。严格控制公文篇幅,努力做到意思充分、组织清晰、文字精炼、格式规范。
五、学习要严格控制,严格纪律,严格管理。严格控制外出学习考察活动,落实报告、请假、备案制度。县级领导外出学习考察需征得县委县政府同意;县级直属部门、乡镇负责同志外出学习,需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报告并办理请假手续,在县委组织部备案;其他干部外出学习,向部门、单位、镇主要领导报告并履行请假手续。严格控制学习时间和范围,严格控制陪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严格执行《甘肃省因公出国(境)审批管理实施办法》,严禁以考察、学习、培训、讨论等名义用公款旅游。
六、新闻报道要改进,要符合民意和导向。参加会议和活动的县领导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一般会议和活动不报道。重点报道涉及县委、政府重大决策、年度工作部署、重要工作安排、重大突发事件处置、涉及全局性工作或具有重要指导和影响的会议和活动。报道要简洁务实,简化工作标题,减少数量、字数和时长,尽可能发布短新闻或头条新闻。除县委、人大、政府和CPPCC主要领导外,其他领导到乡镇、部门调研或检查指导时,一般不安排新闻媒体记者陪同。县领导的新闻报道,由县委宣传部按照省市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并做好协调工作。
七、公务活动应勤俭节约,各具特色。严格控制奠基、剪彩、庆祝表彰、纪念讨论等各类活动。县委常委不参加任何单位、部门、社会团体、企业举办的开业典礼、揭牌仪式等庆典活动,不出席非县委、县政府举办的展示交易、产品推介等商业活动。确需出席的,应按程序报批。县级领导出席重大项目奠基、竣工投产、项目签约等活动,由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统筹安排。重大接待活动由“两办”统一协调安排,中央、省、市领导同志前来调研视察,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委有关规定执行。对县外代表团和重要客商的接待要务实、节俭、热情、周到,突出地方特色,避免高档烟酒。到基层调研考察工作,杜绝各级陪同人员,不排队送行,不悬挂张贴横幅标语,不搞特殊装修,不摆香烟水果,不赠送纪念品和土特产。不能回乡镇工作时,就在村里食堂吃饭,不供应烟酒和高档菜肴。严禁镇、单位、部门之间以任何名义相互用公款招待。严格控制公用经费支出,严格执行车辆配备有关规定,严禁超标准建设办公楼和高标准装修办公室。
八、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树立形象。自觉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不违反公共财产管理和使用的有关规定,不违规干预市场经济活动,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树立党性强、品质高尚、清正廉洁的干部清正廉洁、政治清明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