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自己的员工?
1.管理者应该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岗位,解决关键问题。这就是管理的技巧。2.没有高素质的管理者,就不会有高水平的服务质量。3,企业的品质是*人来维护和提升的,不教就惩罚员工是不对的,不讲人情也是不对的。要处理好人情和管理者的关系。4.工作中的惰性来自浮夸的习惯。5.管理者下达工作指令后要进行监督、协调、管理和检查,不能只发号施令,不管执行。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都要逐项跟进,逐项落实。我们才能真正一步步把握深度和细节。6.管理者的关键是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哪部作品以扎实、紧凑、深入的风格会取得好的效果。7.严格的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的管理上,也体现在对钱和物的管理上。8.不要抱怨客户少,生意难做。关键看我们对现有客人做的服务够不够。9、生意*跑(出去升职)回来,效益*干出来。10.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既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又是“猫和老鼠”。11.主管和工头应该到现场和员工一起工作,监督质量。要认识到质量是竞争的基础,质量体现在服务客人的每一件小事上。12,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是看他得到的实际效果,而不是看他有没有尽力。13,效率要体现在每一件小事上,把时间从一分钟节约到一秒钟,只有做好基础工作,才能谈效率。14,主管的工作是酒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管不能只说不做,也不能只说不做,管理者应该更加重视主管的管理,制定更精细的标准,采用更科学的管理方法。15.各部门的培训方式要有竞争性、娱乐性、趣味性。16.酒店的工作特点是如何将有形的设备和无形的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17,酒店工作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要有市场观念,竞争意识,成本核算观念。18,关键问题要马上讨论决定,否则一事无成。19,人流量正常,难免有人挖人。关键是如何根据社会实际提高员工素质,如何保证人走一批、培养一批、成长一批,把培养骨干和技术带头人作为常年工作;作为管理者,要不断提高领导艺术,仔细思考问题,讲究工作方法,多了解员工的心理活动,多分析,多通气,多研究。20.没有工作量的限制,就不会有质的变化。21.管理者要用工作标准进行检查,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坚持现场监督。22.素质的培养是在日常一点一滴的训练中积累的。23、只有抓好平时的工作,关键时候的判断才不会出错。没有平时的工作质量,就不会有关键的时候去化险为夷。24.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体现在每一件小事上,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体现了我们的服务意识。要有好的服务质量,首先要有好的工作作风,好的思想意识。25.企业的路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接起来的,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精神,所以酒店工作无小事,一切都关系到声誉。26.每一项接待工作都很重要,对我们来说可能是简单的重复,但对客人来说是第一次。27.酒店管理是以客人的投诉为基础的。换句话说,酒店管理是建立在对质量事故的分析和总结基础上的。28.市场形势千变万化,要善于随市场而变,捕捉一时之利。29、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不代表一无是处。企业不在好的形势下发展是没有出路的。发展的阻力来自于头脑中的平均主义,不求上进,不敢冒险。作为运营者,你要时刻保持“冲”的姿态,你守不住。31,管理是为客户服务的,管理本身就像做产品的过程一样,要研究市场,关注产品质量。32.酒店工作其实并不复杂。硬件+软件+协调+质量=质量。33.看不到好的局面是无知,发展不起来是无能。34.提高和保持服务质量,需要把主管的眼光和员工的素质结合起来。35、企业的质量和信誉不是随着一个人的离开而失去的,也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带走的。企业的人员可以不断轮换,但质量不能降低。保持一个企业的风格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36.人的素质是一流酒店的根本。37.哪里有竞争,哪里就有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动力,有动力就会有意识地为企业创造财富。38.在酒店管理中,我们经常说客人永远是对的,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总是100%正确的。问题是,在投诉内容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下,能否把“权利”交给客人。“对”体现了酒店人员的素质和我们的政策水平,做到不得罪客人,维护企业利益。39.管理者和监督者的眼睛应该能够发现问题,并在质量控制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