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应平整、夯实,表面用混凝土硬化。着陆架应垂直放置在金属底座或坚固的底板上。
2.立杆下部应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固定在离底座不大于200mm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固定在靠近纵向扫地杆底部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竖向扫地杆必须向低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高差不应大于1m。边坡上方立杆轴线至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立杆基础外侧设置断面不小于200×200mm的排水沟,保持立杆基础不积水,外侧800mm宽范围内混凝土硬化。
4、脚手架不应设在屋顶、雨棚、阳台等处。确实需要分别对屋面、雨棚、阳台进行结构安全检查,并在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
5.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和管沟时,不应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开挖。需要开挖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二、立杆架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管脚手架步高不大于2m,其余不大于1.8m,立杆垂直距离不大于1.8m,水平距离不大于1.5m,水平距离宜为0.85m或1.05m。
2.如果架设高度超过25m,应使用双立杆或减小间距进行架设。双立杆中辅助立杆的高度不得小于3步,且不得小于6m。
3.底部立杆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垂直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离基础上皮不超过200mm的立杆上。水平扫地杆也要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垂直扫地杆下方的垂直杆上。
4、最下面一排立杆、扫地杆、剪刀撑涂成黄黑或红白相间。
三、酒吧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脚手架立杆与纵向水平杆交叉处应设置水平杆,两端固定在立杆上,确保安全。
2、立杆接长除顶层顶端一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每步必须采用对接。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m,并采用不少于三个旋转扣件紧固。
3、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向和横向水平杆。
4、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的内侧,其长度不应小于3跨。
5.纵向水平杆的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或搭接接头连接。当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时,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相互错开。当采用搭接时,纵向水平杆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等间距设置三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到搭接纵向水平杆末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mm .
6.扣件盖板边缘伸出水平杆两端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并应尽量一致。
7.相邻钢筋的搭接和对接必须错开一个跨度,且同一平面内的接头不得超过50%。
四、剪刀撑和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剪刀撑应沿长度和高度方向从底角向顶部连续设置;
2、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或水平杆的延伸部分连接。斜杆的接长应搭接,倾角为45o~60o(最好45o),每道剪刀撑跨越的立杆数量为5 ~ 7根,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
3.直、敞开式双排脚手架两端应设置横向支撑;中间每隔6跨应设一道横向斜撑。
4、剪刀撑、横向斜撑的搭设应与纵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同步搭设。
5、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
五、脚手板和防护栏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脚手架脚手片应满铺在每一步。
2、脚手板应垂直墙面水平铺设。脚和手应该完全放置到位,不留任何空间。
3.腿和手持件应用18#铅丝在4个角平行绑牢,连接处应光滑无探头板。脚件和手件损坏时应及时更换。
4.脚手架外侧应用合格的密目安全网封闭。安全网应用18#铅丝固定在脚手架的外立杆内侧。
5.脚手架外侧每步设置180mm踢脚板(杆),高度分别为0.6m和1.2m,设置相同材质的防护栏杆。如果脚手架内部形成肢状物,则应按脚手架外部进行保护。
6.平顶脚手架的外立杆应高出檐口上皮1.2m。坡屋顶脚手架的外立杆应高出檐口上皮1.5m。
六、框架与建筑物的拉结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大于300 mm时,应有加强措施。当墙体连接件位于立柱步距的1/2附近时,必须进行调整。
2、连墙件应从底部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当难以设置时,应采用其他可靠的固定措施。即使是墙片也应该排列成菱形、正方形或矩形。
3、连墙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
4、连墙杆应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向下斜接,不得采用向上斜接。
5、连墙件间距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水平方向不应大于3跨,垂直方向不应大于3步,也不应大于4米(架高50m以上不应大于2步)。连墙部分在1m的建筑转角处以内,顶部800mm以内都要加密。
6、一字式、开放式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高度,且不应大于4m或2步;
7、脚手架应配合施工进度,一次搭设高度不得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8、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连墙件。连墙片都要随脚手架一步一步拆除。拆除脚手架前,严禁拆除整层或几层连墙件。分段拆除的高差不得大于两步。如果高差大于两个台阶,应增加连墙件进行加固。
9.因施工需要需拆除原有墙体部分时,应采取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措施,确保外架的安全可靠。
10,当框架高度大于40m且有风涡时,应采取防上升、防倾覆的连墙措施。
七、架体封闭应符合下列要求:
1、脚手架内立杆与墙体的净距一般不应大于200 m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铺设立杆。直立件被放置得平坦而牢固。
2、脚手架在施工层及以下每隔3步与建筑物应水平封闭隔离,首层和顶层应设置水平封闭隔离。
八、脚手架应设置上下坡道。滑槽应满足以下要求:
1、斜道附在脚手架外侧,不得悬挑。滑槽的设置应前后折叠,坡度不应大于1: 3,宽度不应小于1m,转角处平台面积不应小于3m2。坡道立杆应单独设置,不得使用脚手架立杆,纵横方向每隔一步或一个纵向距离设置连接件。
2.斜道两侧和转角平台周边应设置180mm的脚手板(杆),高度分别为0.6m和1.2m处设置相同材质的防护栏杆,并用合格的密目安全网封闭。
3.剪刀撑应设置在滑槽的侧面和平台的外侧。
4、滑槽脚手片应采用水平铺放,每隔300 mm设置一根防滑条..防滑条应用20×40mm方木制作,多路铅丝绑扎牢固。
九、门道(八道斜撑)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脚手架门洞口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桁架的结构形式,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o ~ 60o之间;
2.八字杆应该是长杆;
3.八字形支柱应在交叉小横杆的突出端或十字小横杆上设置旋转扣件;
4、门桁架下两侧立杆应为双立杆,副立杆高度应高于门1 ~ 2步;
5.门洞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杆的杆件末端应设置防滑扣件。防滑扣件应靠近主节点处的扣件。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