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7的片子。当时,巴菲特已经86岁了。他的生活简单甚至单调。他每天开车去上班,路上买了一份麦当劳,坐在办公室看书。......
这也太平淡了吧,我心目中的有钱人的生活与此相去甚远。
说实话,整部电影很平淡。如果你带着致富的秘诀来到这里,你可能会失望。
影片中大量笔墨落在巴菲特的成长经历、家庭访谈和日常生活上。
我看的时候,平平淡淡的。看完之后,我有了意想不到的回味。
有些片段在我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反映了巴菲特的人生哲学。
纪录片一开始,巴菲特就向学生们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能有一辆自己喜欢的车,而且是你人生中唯一的一辆车,你会怎么做?
当然要好好保管。
巴菲特说:“我们这辈子不会只有一辆车,而是只有一个身体和大脑。”
抛开巴菲特的股神身份不谈,一个86岁的老人每天还在工作,还能自己开车上下班。这样的身体和精神条件足够让人羡慕。
巴菲特有两个投资原则:第一,不亏钱;第二,请永远记住第一。
在巴菲特的办公室走廊里,有一份7分的旧《纽约时报》,它诞生于经济恐慌时期。
他想把华尔街真正的恐慌岁月贴在墙上,以此来提醒自己,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第一次见面时,盖茨的父亲让他们写下对自己最有帮助的一个词,他们都写了同一个词:专注。
有句话说,一条鱼的记忆只有七秒钟。
现在人的专注力可能只有七秒钟。刷完一个短视频,去下一个八卦热搜......
静下心来看“专注”这个词,很悲哀
我30岁了。在此之前,我还没有找到一个长期的重点。职业也横跨各个圈子,包括创投圈、餐饮圈、教育圈。......
27、28岁的时候,我为此焦虑了很久。
直到最近,我终于找到了人生的重心——投资(广义的投资)。
巴菲特说:“每个人一生只需要专注于一件事。」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孟格曾评论说:
“我见过的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天天读书的——没有,一个也没有。
你可能会对沃伦的阅读感到惊讶。他是一本有两条腿的书。"
巴菲特从小爱读书,读书极大地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
七岁时,巴菲特从图书馆借了一本《赚1000美元的1000种方法》,开始探索商业世界。
直到80多岁,巴菲特每天仍阅读5、6个小时。
他说,“我看的书大家都可以看,这是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他的办公室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只有书架上的书和桌子上摊开的报纸。他只是每天坐在那里看书学习。
巴菲特说,你不需要精通很多公司,你只需要在你的能力圈里能有几家公司就行了。
对于你的能力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范围,而是你如何确定能力圈的边界。
如果你知道能力圈的边界,尽管能力圈比你大五倍,但你会比那些不知道边界的人富有得多。
如果你有一座经济城堡,人们会来占领它,赶走你,所以你最好有一条护城河。
什么是护城河?
从商业上讲,护城河主要是指企业的结构性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不仅可以具有长期优势,还可以帮助企业长期保持较高的资本回报率,防止竞争对手模仿或复制。
人生就像一个公司。如果我们想建立一个持久的基础,我们也应该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湿雪和长坡。
他90%的财富都是50岁以后积累的,这是投资的复利。
同样一笔钱,花了就没了,一下子就开心了。
但如果你储蓄,投资,享受复利,就能获得长久的快乐。
这让我想起了纪录片《金钱与我》,一个行为经济学家进行了一个社会实验,大多数人都严重低估了复利的力量。
仔细看巴菲特的财富增长图,不是线性的,而是前期缓慢增长,积累到一定拐点后爆发式增长。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这部电影有太多值得挖掘的人生智慧。
贝佐斯曾经问过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那么简单,为什么你是世界第二富豪,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
巴菲特说,因为没有人想慢慢变富。
是的,真理总是简单的,但要做到却很难:
照顾好你的身体和大脑
②不要赔钱。
③保持专注。
④继续阅读。
⑤认知能力循环
⑥修建护城河
⑦复利思维
希望能继续学习和实践,沉淀自己的人生智慧,不要虚度此生。互相鼓励
我是西陵,火运动的践行者。
目标40岁财务自由,提前退休。
我将继续分享储蓄、理财和消防活动。
有兴趣的话,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