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文教案:寒假到1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体验,丰富关于冬天的经验。
2.大声学习和背诵儿歌。
3.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验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5.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活动的亮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冬天的特点。
难点:理解四季的变化。
活动准备:
1,剪纸:雪花
2.教学挂图
3、儿童书籍
活动流程:
1,展示小雪花剪纸,介绍冬季话题。
问孩子们这是什么。我们何时何地会看到雪花?
总结:冬天,我们这里会下雪。
2.展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讨论冬季。
图片里有什么?冬天我们穿什么变化?冬天在外面是什么感觉?
总结:画面到处都是白色的,天上下着雪。冬天外面会很冷,人们应该穿很多衣服,戴很多围巾和手套。
3、新儿歌《冬天到了》。
把童谣读完整,然后带领孩子学习童谣3-5遍。
4.讨论如何在冬天保持健康。
引导孩子讨论如何在冬天做一个健康的宝宝。
问孩子:冬天怎么保护自己?如何做一个健康的宝宝?
总结:冬天穿厚衣服,出门戴围巾和手套,多做运动。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寒假至2活动目标
让孩子了解冬天的季节特点。
教幼儿勇敢,不怕冷。
孩子可以主动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我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背诵。
通过视听、视听、口语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孩子了解冬季,体验冬季游戏的快乐。
要准备的活动
1,儿歌挂图。
2、一个小猫头饰。
3、六个兔子头饰。
活动过程
首先,开始部分
和孩子们玩手指游戏。
二、基础部分
1,老师戴上小猫头饰讲故事(要求小朋友写下故事里谁怕冷,谁不怕冷):冬天来了,北风吹,不一会儿,雪花飘下来,没过多久,房子变白了,小树变白了,地面变白了。小动物说天冷冷。我们快躲起来。小动物怕冷,不想出来。然而,我们的孩子小刚和小明并不怕冷。他们穿上小棉袄,戴上手套,不怕风也不怕冷,在雪地里玩耍。过了一会儿,他们在门口堆了一个雪娃娃。他们和雪娃娃玩得很开心,他们玩得很开心。
2.老师展示童谣(1)
孩子看着图片说:图片里是什么,漂亮吗,想象一下它是怎么掉下来的?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张艳说:画面上飘下了雪花,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林天宇说:雪花像小花,很漂亮。孩子说话主动,很多孩子边说话边做动作。
老师说儿歌第一句:冬天来了,雪花飘。
问题:冬天很冷,小动物们都不想出来。那么我们应该向小动物学习吗?我们做什么呢我们去看看我们的小刚和小明是怎么做到的。
3.显示图(2)和(3)
孩子看了看画面,说了儿歌的第二句:穿上小棉袄,戴上手套。第三句:门口有个雪娃。
4.问题:图中的小朋友和雪娃玩的开心吗?从图中你能看到哪里?你想和雪娃一起玩吗?孩子说话很主动。就连上课从来不说话的孩子江浩波也说,老师,我很喜欢雪花。我想和雪娃娃一起玩。
5.老师:小朋友要勇敢不怕冷和雪娃一起玩。
6、孩子跟老师读三遍儿歌,体验儿歌。
7.表演儿歌。分两组读儿歌。(戴着小猫头饰)
第三,结语部分
老师和孩子一起读两遍儿歌。
教学反思
1.这节课下来,我发现班里的小朋友对我编的故事很感兴趣,他们听得很认真。我觉得,以后可以尝试把儿歌做成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在故事里发现儿歌的内容,孩子很快就会学会儿歌。这样你就不用领着孩子读儿歌了。
2.虽然这个班已经很冷了,但是还没有下雪。可惜孩子们在雪地里体验不到游戏的乐趣。
百科:冬天是一些地区全年的第四个季节。因为天气转冷(赤道地区除外),在很多地区意味着寂静和荒凉。寒流来袭,生物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冬眠,有的叫冬眠。候鸟将飞往温暖的地方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