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砖粘贴的工艺流程为:整体放线检查基本情况→弹控制线→基体处理→浇水湿润墙面→甩浆或喷浆→养护→找规矩、贴饼→抹底层砂浆→养护→弹分界线→选砖→泡砖→镶贴砖→勾缝擦缝→养护。
1.1?基础治疗
施工前要做好基层处理,根据整体放线检查弹出控制线,先将表面凸凹明显的部位凿掉或用1: 3水泥砂浆找平;基层表面残留的砂浆、灰尘、油渍等用钢丝清理干净,墙面上的脚手架孔洞应在基层处理的同时封堵搭建。
1.2?基层拉毛处理
为彻底解决清水混凝土基体或砌块、吸水率过大的空心砖砌体表面抹灰层空鼓、开裂的质量通病,在洁净湿润的基层甩干或喷浆前,必须提前2 d ~ 3 d浇水湿润。浆液配比(质量比)为:m界面剂:m水泥:m砂= 1: 1: 1。施工步骤是将1 kg水泥和1 kg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1 kg界面剂(溶剂),用喷浆机均匀喷在墙上或终凝后用扫帚将水泥浆均匀甩在墙上,必须浇水养护,直到有一定强度。
1.3?找规则贴蛋糕
在建筑各大转角和门窗边,用经纬仪拉直垂直线,然后根据瓷砖的规格尺寸分层设点,做灰饼。水平线以楼板为水平基准线控制,垂直线以周围的大角和扶壁为基准线控制,应该都是整砖。
1.4?抹底灰
底灰必须分层抹灰,砂浆配比准确,控制底灰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同时底灰要养护并保持湿润,防止找平层空鼓开裂。
1.5?弹性网格线
待底灰全面检查无质量缺陷后,根据排砖设计,自上而下整体放出排砖控制线。严禁边施工边放线,同时在面层上贴标准点,以控制面层尺寸和垂直找平。
1.6?砖块选择
瓷砖进场后,及时挑选规格一致、平整方正、不缺角、不开裂、不起皮、不扭曲、颜色均匀、厚薄一致的瓷砖,按瓷砖色号做大。尺寸误差按颜色深浅不同分类,用于墙面不同部位,做到接缝均匀,排齐。
1.7?浸砖
浸砖是控制砖空鼓的重要环节。浸泡时间根据粘贴时的气温而定,阴干浸泡时间要掌握好。砖不应浸泡使用,而应事先浸泡,待其表面阴干后备用。
1.8?镶面砖
整体施工顺序是自上而下,每块砖都是自下而上粘贴。粘贴时,用1: 1水泥砂浆和20% 107胶粘贴,砖背面用3 mm厚水泥砂浆填实,四边用刀刮成图形,然后将砖贴在墙上,按线放砖,要一次压到位成型。注意砖挤出的砂浆不能超过砖的厚度,要刮干净,防止硬化影响勾缝。阳角处两块饰面砖的相应边缘必须切割成45°角并对角粘贴。
1.9?强调
勾缝前要掌握好基体的湿润程度,干燥部位提前浇水,勾缝用1: 1水泥砂浆,仔细筛好砂子。勾缝工具要选择得当,先勾水平缝,再勾竖缝。接缝应光滑平整,无露砂,横平竖直。缝内砂浆有一定强度后,应擦洗干净,并喷水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