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为了充分保证道路的通行能力,进一步提高道路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一般需要设计和施工排水工程。目前,在国内市政道路工程中,排水系统主要包括:雨水井、泥浆沉井、街道排水管等基础部分。在组织施工的防控管理中,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施工质量和技术监督。
1.1雨水井是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称为“取水口”。目前,在我国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雨水井主要有八六式雨水井、双箅、四箅、带沉泥井的八箅雨水井等。它们的主要目的是排出路面大量积水,雨水井的修建一般适合在石灰碎石和黑色路面施工之间。
1.2泥浆沉井在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泥浆沉井多与雨水井同时施工,也是装配式雨水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雨水井的作用不同,沉泥井的主要作用是将雨水冲刷产生的大量淤泥和垃圾沉积或储存在路面上,以便道路清洁工及时清理,有效防止道路排水系统堵塞的弊端和问题。一般情况下,沉泥井的施工作业应选择在路缘石安装完成,人行道土方基本平整后进行。
1.3过街排水管过街排水管是雨水井或沉泥井内部的重要连接管道,主要作用是将道路积水引入排水检查井。目前,国内市政道路排水工程中,用于过街的排水管多为混凝土管,其一般规格为:外径400-450cm,壁厚3-3.5cm,单节长度1-2m。过街排水管的施工一般适宜在灰土施工和石灰碎石铺设之间,有利于开挖成沟。
2、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防治管理措施分析。
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市政道路工程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基础,也对各项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排水工程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效预防和治理其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和问题非常重要,也是保证市政道路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基本条件,必须引起市政部门和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的高度重视。
2.65438+
2.2严格检查管道质量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防治管理的重点是严格检查管道的质量,包括管道的规格、型号、管径、厚度、长度、材质、防腐、耐老化等,棺材的质量检查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在排水工程管材的质量检验中,质检部门需要备份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同时,在排水管道安装施工前,技术人员也要对管道进行分段检查。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的管材,应立即退场,劣质管材不得强行用于工程。
2.3加强管道安装质量管理
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中,管道安装质量是否达标是防治管理的重要项目之一。一般情况下,管道安装应在垫层平基础验收合格后进行,并保证基础部分达到规定的强度。在排水管道安装中,施工单位必须选择性能优越的接口填料,并按照标准化试验流程比较不同的配合比,确保施工工艺组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排水管道接缝抹灰时,应先将接缝内部清理干净,如有明显杂质,可采用拉毛处理方法。布管前,施工人员应彻底清除基础面上的杂物、淤泥和积水,并通过反复测量确定标高模板的中心位置和标高,确保管道从下游向上游依次布置。铺设排水管道时,通常需要使用大型起重机械,人工辅助,铺设管道时要注意保证人员安全。起重机械应停放在沟边2-3m处,以免沟壁坍塌,影响沟坡的稳定和安全。对于不方便使用大型机械进行管道安装的位置,可采用人工降绳的方法,但要注意安装位置的准确和牢固。
2.4做好闭水试验工作。
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施工防控管理中,闭水试验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各种管道的质量检验,而且对施工质量也有理想的检验效果。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排水工程闭水试验时一般需要进行3-4次试验。如果在试验中发现某些管道或管接头有渗漏问题,应在管道表面做好标记,待管道内的水完全排干后,再进行仔细检查,找出渗漏点,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较小的渗漏点或缝隙,一般可采用防水涂料或刷水泥浆,渗漏问题严重的管道应返工,及时更换合格的管道。
3.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建设的预防和管理建议。
3.1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建设中,市政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成立工程管理委员会和相关监督检查部门。施工单位也要主动接受市政部门的监督管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立符合施工防治管理要求的机构,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管理。
3.2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防控管理中,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制定并实施科学、客观、可操作的工程项目岗位管理责任制,细化施工中各种管理、质量、安全问题的管理责任,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补救或处理。3.3随着国内市政工程管理理念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市政部门应从加强自身管理能力的角度,逐步构建科学、灵敏、高效的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同时,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建设单位也要注重防控管理能力的提高,及时对市政部门提出的相关意见和建议进行反馈、传递和处理,营造良好的施工管理氛围,全面提升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