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诿
解释:指说话吞吞吐吐,闪烁其词。又称“撑武吴”。
来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然这么卖力地发问,你自然要在侃侃说说。怎么还犹豫半天?”
用例子造句:
他今天心情不好。他整天弓着背,说话支支吾吾,语无伦次。
(2)有话直说就好。你为什么这么害羞?一点都不爷们儿。
(3)这些事情你都做好了妥善安排,可以放心去了。
(4)小偷被警察抓住后,在审讯过程中开始支支吾吾,语无伦次。
(5)他把每个月的工资都用来还赌债,老婆追着要钱时,他支支吾吾,无言以对。
间歇地
说明:一直持续下去。
来源:鲁迅《致台静农》:“而且,收到的印本断断续续,索然无味。”
用例子造句:
(1)她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说话断断续续。
(2)到家后,他断断续续地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母亲。
(3)曹雪芹断断续续写了十年红楼梦。
近年来,他断断续续收到几十封国外来信。
(5)看来他的。真的不行。现在他说话断断续续,这只是昙花一现!
间歇性
解读:不连续,具有无条理、不连贯的特点。
来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三十六章:“虽然时不时地不断学习,但实际上已经可以独立开汽车了。”
用例子造句:
吱吱喳喳地叫
解释:形容说话不流利。也比喻凑合,勉强。
用例子造句:
1.我不能说话。我看到很多人就结巴,像绵羊拉屎一样。如果不合你的口味,请见谅。
2.一开始,我的表白是结巴的;曾经,我们跌跌撞撞,时而行色匆匆,时而一片喧哗;现在,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学会了分享每一分钟。
3.我昨天给我叔叔打了电话。我紧张得张口结舌...表现不好...想撞墙。
他对他们的无礼感到如此惊讶,以致于他结结巴巴,不知所措。
一个爱我的人,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就知道他爱我。
6.但是,如果要以自己的话为标准,读的时候不要老是结巴,至少自己群体的人一听就懂。
7.他通常口吃,但在这次升旗演讲中,他竟然谈到了侃侃,这是一个很大的惊喜。原来,他在暑假期间接受了精心的训练。
8.我不会说话,见人多就结巴。
9.他激动得张口结舌。
10.他结结巴巴地说,不,不,我只是想和你来个老乡见面会。
说话犹豫不决
解释:我想说,但又不想说的很开心。形容说话顾虑重重。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觉得我怎么样?”
语法:结合;作谓语、宾语和补语;贬义
用例子造句:
1)他好像有所隐瞒,总是犹豫不决。
他犹豫不决,拒绝说出真相。
3)我妈看着弟弟犹豫不决的样子,不禁起了疑心。
4)他说话吞吞吐吐,好像有什么隐情。
5)王大爷说话直来直去,毫不犹豫。
从他犹豫不决的样子来看,他一定做了什么坏事。
7)看她吞吞吐吐的样子,就知道她有顾虑。
8)在原则问题上,一定要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而不是犹豫不决,杞人忧天。
9)既然是好朋友,就应该坦诚相见,不要犹豫。
10)有什么意见就直接提出来,不要犹豫,不要言不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