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及主要工程量:
本工程基础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梁筏基础。筏板平面呈L形,厚550毫米,宽22.16米,东西长44.36米,南北长82.78米..基础梁截面尺寸为400× 600 mm,混凝土标号为C25,总体积为1310m3,钢筋用量为150T。16-18竖井之间,18竖井附近,有一条1m宽的贯通后浇带,待主体完成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二、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工作量小,施工简单,所以不考虑划分施工段,整体作为一个施工段;钢筋和混凝土浇筑工程以后浇带为界分为两个施工段,组织简单流水施工。钢筋工程先施工竖井1-16(一段),自检和隐检合格后浇筑混凝土。在浇筑I段混凝土的同时,继续绑扎18-58井(II段)钢筋,待自检和隐检合格后,继续浇筑II段混凝土。(一段混凝土量约660m3,二段混凝土量约650m3)。主要施工方法如下:
1.模板工程
(1)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用U型环连接。垫层清理干净后,先分段组装,模板组装前刷隔离剂。(隔离剂主要使用机油)。周边侧模主要规格为1500×300mm、1200×300mm、900×300mm、600×300mm。模板支撑在下部混凝土垫层上,水平支撑用钢管、圆木短柱、木楔支撑在周边基坑侧壁上。基础梁筏板面以上50mm侧模采用100mm宽组合钢模板拼装,用铁丝紧固,中间用垫块或钢筋头支撑,以保证梁的截面尺寸。模板边上的直拉线找正,轴线和截面尺寸根据垫层上的弹线找正。模板钢筋检查完毕后,用水准仪测定标高,在模板表面弹出混凝土上表面标高。作为控制混凝土标高的依据。
(2)支模顺序是先拆除模板的支撑管和木楔,松开连接件,然后拆除模板,清理干净,分类堆放。拆模前,混凝土要达到一定的强度,以保证拆模时不损坏棱角。
2.钢筋工程
(1)钢筋应按种类和规格用垫木堆放,并用塑料布覆盖,以防雨雪。
(2)盘条的I级钢筋采用冷拉矫直,冷拉率控制在4%以内。
(3)对于受力钢筋,I级钢筋(包括用于配筋的I级钢筋)的端部应弯成180度弯钩,弯弧的内径不应小于2.5d,弯曲后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3d。当设计要求二级钢筋弯成90度或135度时,弯弧的内径不应小于5d。非焊接封闭钢筋的端部,弯弧内径不小于2.5d,弯后直段长度不小于10d。
(4)钢筋绑扎施工前,在基坑内搭建一个高约4m的简易大棚,用于防雨雪和保持基坑温度,避免钢筋绑扎过程中垫层混凝土冻害。立柱采用ф50钢管,间距3.0m,顶部水平和垂直杆件均为?50钢管,管网孔尺寸为1.5×1.5m,铺设木板、方钢管等。,盖上彩条布,再盖上草帘。棚内照明采用普通白炽灯泡,两排,间距5m。
(5)基础梁、筏板钢筋绑扎流程:弹线→纵向梁钢筋绑扎定位→筏板纵向下层钢筋排列→横向梁钢筋绑扎定位→筏板横向下层钢筋排列→筏板下层钢筋网绑扎→支撑马凳钢筋排列→筏板横向上层钢筋排列→筏板纵向上层钢筋排列→筏板上层钢筋网绑扎。钢筋绑扎前,对模板和底座进行全面检查,并清理操作面上的杂物、浮土和木屑。当钢筋网的位置线有弹性时,用不同于轴线和模板线的颜色来区分。绑扎梁骨架时使用简易马凳作为支撑。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按计算数量放置箍筋→穿主筋→画箍筋位置线→绑扎骨架→拆除支架放置骨架。骨架上部的纵筋、箍筋要用套扣绑扎,绑扎要牢固、到位,使骨架不倾斜、不松动。纵、横向梁、筋就位前,梁钢筋、筏板下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应垫好,数量要充足。筏形网格用八字形按钮绑定,所有交点都绑定,但相邻交点的绑定相位不应相同。上下网中间用马凳钢筋支撑,保证上网位置准确,绑扎牢固,不松动。
(6)钢筋的接头形式,筏板内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位置和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框架纵向钢筋采用单面(双面)搭接电弧焊,焊接接头位置和焊缝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焊接试件按规范要求留置和检验。
2.混凝土工程
(1)采用现场机械搅拌和混凝土泵泵送的方案。考虑到冬季施工,为有效防止持续降雪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影响,混凝土冬季施工采用综合蓄热、混凝土外加剂和温室施工方法。
(2)根据泵送要求,试配坍落度为150-180mm,水泥为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为中砂,石子粒径为5-25mm,外加剂为混凝土泵送防冻剂。混合水是自来水。混凝土配合比在原材料现场取样送试验室试配后确定。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实验室配合比表将根据实测的粗细骨料实际含水量进行调整。
(3)浇筑顺序为先浇筑I段,后浇筑II段。浇筑工字钢混凝土时的施工流向是从A30轴到A1轴,然后转到16轴后浇带边缘;浇筑ⅱ段混凝土时的施工流向为58轴至18轴后浇带边缘。
(4)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1)钢筋已隐蔽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泵管支架已经设置,支架牢固可靠,并保证支架和其上的泵管不压在钢筋和模板上。支撑管件应独立设置,不得与模板支架或钢管连接。
(3)混凝土搅拌机负荷试运转正常。
(4)混凝土泵调试完毕,水压试验正常,泵管已连接好,密封完好。
⑤检查核实秤、台秤等计量器具,准确测试混凝土搅拌机上的加水仪。
⑥混凝土振动器已经过积极调试测试。
⑦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材料在现场有足够的储备,供应渠道已落实,保证连续浇筑施工时的后续供应。
今天已经测量了粗细骨料的实际含水量,调整了施工配合比。
⑨根据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要求,对班组进行了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
⑩水的加热温度是否符合要求,保温和覆盖材料是否齐全等冬期施工保证措施已全部落实。
(5)同时使用两台350型自落式搅拌机进行混凝土搅拌,根据搅拌机的出料能力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泵,即单位时间内搅拌机的实际总进给量应与混凝土泵的吞咽量相适应,以保证泵正常连续运转,不超负荷工作。
(6)根据实际气候条件,钢筋绑扎时在基坑内搭建的大棚可考虑作为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时的防雪棚和保温棚。在棚内均匀设置三个测温点,记录棚内温度,以便掌握室内外温差,采取相应措施。
(7)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泥土、木屑等杂物,若钢筋或模板上有冰雪,应及时清除。
(8)混凝土搅拌用水的加热。搅拌机旁边放一个水箱,底部用煤火加热。水温可以是60℃-80℃,但不能超过80℃。但根据实际温度条件,可加水至100℃,但水泥不能与热水直接接触。
(9)粗、细骨料含有冰雪冻块时,应及时清除,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计量要准确。粗细骨料用手推车装载,用磅秤称重,水泥按每袋50kg计量,泵送防冻剂用台秤计量,水用混凝土搅拌机上的仪表计量。
(10)搅拌时采用石子→水泥→砂或砂→水泥→石子的投料顺序,避免80℃左右的热水与水泥直接接触,瞬间凝结,泵入防冻剂与骨料加入。搅拌时间不少于90秒,以保证混合均匀。
(11)混凝土输送泵泵管包裹草帘保温。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后,及时运送到浇筑点,保证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低于5℃(用温度计测量)。如果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入模时的实测温度低于5℃,可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提高搅拌水的温度。
(2)在浇筑点附近的温室区域均匀设置生火加热炉。
(12)泵送开始时,混凝土泵应处于缓慢匀速状态,并可随时反转泵。泵送速度应先慢后快,并逐渐加快。泵送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输送泵管堵塞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排除堵塞:
(1)重复反向泵送和正向泵送,逐渐将混凝土吸出至料斗内,重新搅拌后泵送;
(2)用木槌敲击的方法,找出堵塞部位,待混凝土松动后,进行反泵和正泵排除堵塞。
(3)当上述两种方法无效时,应在混凝土卸压后拆除堵塞部位的管道,并在接管运输前清除混凝土堵塞。
(13)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排列均匀,逐点有序移动,防止振动。插入点之间的间距约为40厘米。振动至混凝土表面成浆状,无气泡出现。
(14)浇筑筏板混凝土时,不需要分层,一次浇筑成型。虚铺混凝土时,略高于设计标高,振捣均匀密实后,可用木抹子按标高线抹平。
(15)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非正常原因暂停浇筑时,若停止时间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则该接缝按施工缝处理。施工缝应留直,混凝土浇筑前对施工缝的处理方法是:先清除接缝处的浮石,然后均匀铺少量高标号水泥砂浆,再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16)混凝土浇筑后,根据标高线找平(木抹子至少收两遍)。混凝土初凝后,立即在表面覆盖一层薄塑料模,然后覆盖双层草帘保温,再覆盖一层彩条保护。养护期间,是否在棚内加热,要根据测温情况考虑。
(17)预留混凝土测温孔。测温孔平面布置方案:基础梁沿长度方向每隔5m设置一个,筏板平行每隔7m设置一个测温孔,孔深200mm。浇筑混凝土时,在每个应设置测温孔的位置埋设直径为20的PVC管,管顶略高于混凝土表面,可用软纸或棉纱填塞。
三、质量控制措施:
(1)相关工程还应满足本工程冬季施工措施的要求。
②各种原材料,如钢筋、水泥、添加剂等。,应具有合格的产品质量证明材料,进场后应抽样检测,复试合格后使用。杜绝不合格产品用于工程。砂石应进行骨料分析,选择合适的级配。石料的含泥量不大于2%,砂的含泥量不大于5%。
(3)框架柱插筋应在浇筑混凝土前固定好位置,并在框架柱顶部加设固定箍筋,将纵筋绑扎牢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柱主筋位移。
(4)浇筑混凝土时,严禁踩踏和随意移动已绑好的板筋。钢筋工应随时派人检查钢筋位置、保护层、直骨架和主筋位置,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5)混凝土初浇时,组织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进行鉴定,调整至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拌制。今后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
(6)振捣混凝土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模板和钢筋。严禁用振捣棒摊铺混凝土。振捣应细致、密实。当纵横梁交叉处钢筋较密,不易振捣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用小直径振动棒分层铺料;可以先松开筏子上层的一些附加杠,再往外搬。混凝土振捣完成后,移动的钢筋将恢复原状。
(7)浇筑混凝土时,要经常观察模板和钢筋,看模板有无异常,支撑有无松动,钢筋保护层和插筋位置有无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班组进行整改。
(8)混凝土表面标高的控制。浇筑混凝土前,在模板边缘弹出混凝土表面标高水平线,并在柱插筋上标出高出混凝土上表面500mm的水平线。铺抹混凝土时,拉线作为标高控制线。
(9)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每200m3连续浇筑混凝土应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块和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采用与现场同条件养护。用标准养护试块的28d抗压强度值和同一个养护试块的等效28d抗压强度值作为评价和分析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数据。
(10)混凝土养护期间的温度测量。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应每隔4h测量一次。温度计在温度计孔中的保持时间应不少于2分钟,温度计孔应密封严密,取出后应立即读数。温室里的温度一天记录四次。考虑到所用防冻剂的适用温度为-50C-100C,计划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在第一个3d内不低于00C,在接下来的28d内不低于-30C。当测得的养护温度稳定低于上述限值时,立即在温室内统一布置炉子进行加热,并升高温室内的温度,直至混凝土内的养护温度达到预期要求。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