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摄影进入大众娱乐时代,摄影其实大大降低了门槛。但说实话,门槛降低并不意味着技术要求也降低了。用老法师的话来说,休闲摄影和专业摄影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下面说说如何欣赏别人的作品。
当你步入摄影的行列,你会发现很多老师都有不同的看法。虽然有差异,但是老师们都把摄影的技术标准和规则讲出来了。一定要了解规律和规则,指出自己的实际操作,才不至于迷茫、盲目、盲目。
例如:
有人说对焦一定要清晰,散焦是大忌!但有人说,散焦是一种艺术表现。
有人说曝光一定要准,不能曝光过度或者曝光不足!但也有人说过度曝光能营造出新鲜感!
有人说构图时主体要放在井字交叉处!但是有人说中心构图可以突出主体!
其实这些说法都没有错。作为一门艺术,它必须有自己的一套规则,但所有的规则都有排他性。前者讲述一般规律,后者揭穿这一规律的超常性。
我们要在规律性和排他性中找到自己的突破点,哪种拍摄适合规律性和规律性,什么时候打破规律性和规律性。这是我们要不断学习的过程。
摄影师之所以爱抓拍,跟技术问题有关。有了这种讨论,才会有法律和规则的产生和延续,才会有技术的升华。
但也要牢记一个关键点,就是抢拍要以修养为主,不能强求,不能装懂。俗话说,要知其然。
列如下:
当老师告诉你一个焦平面上的定义是一致的时候,你要告诉他,移动轴是列外的。
当老师告诉你水面有反光时,你要告诉他一个偏光镜可以改变这种现象。
前者给出一个规律和一个规则,后者用事实告诉你规则之外还有一个超常。
当我们欣赏照片时,是有规律可循的。作为业余爱好者,只要我们喜欢,什么都不重要。比如构图用不完,但是照片里有一个你爱的女人。这是你的最爱,也一定是你的最爱。
但作为摄影师,我们或多或少都要遵循这些规律和规则。俗话说,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重点:1照片的美丑,照片的主题,照片的构图,照片的枯竭,照片的拍摄难度,照片的稀缺性。
以上六点是分析判断一张照片好坏的基本标准(有人总结为四点,其实无所谓)。如果平时用这六点去欣赏和评判别人的作品,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也可以反过来指出自己的实际操作。你的意思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吗?(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