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同年9月,根据江苏省委的统一部署,县委成立了七人整风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开展了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约654.38+0.68万人参加了整风运动,主要包括县级政府官员、中小学教师、工商企业管理人员等。战役从1957年10开始,到次年年底基本结束。历时一年多,分八批进行:第一批于10 9开始,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各部委400人,财政局、粮食局、人民银行、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单位10多人。第二批于6月165438+10月11开始,有交通局、商务局、供销社、手工业生产协会、邮电局、卫生厅、新华书店、人民医院等10多个单位的530多名干部参加。文教系统从165438的10月下旬+65438的2月开始分三批进行,有1350多名教职工参加。工业系统从6月11开始分三批进行,有133企业的管理人员参加。一个单位的整风运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动员学习、发言、反右派、整风。
运动开始时,领导作了动员报告,号召大家消除顾虑,大放厥词,帮助党和各级领导整顿局面,并利用大字报、民主政纲等形式深入揭露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县纠风办还以简报的形式向各单位通报了公告的进展和内容。165438+10月下旬,县级机关广播达到高潮,海报5000余张,30余人走上民主讲台,提出意见654.38+0000余条。内容涉及统购统销、审查肃清反革命、农业合作化、人事工作、工资福利、生活作风等等;其中,批评部分县委领导搞宗派主义和南方干部抛下农村妻子改嫁成为意见相对集中的两个问题。
165438+10月底,县委整风领导小组根据江苏省委和松江区委的部署,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反右派斗争。第一,分批培养反右骨干,内部排队,确定批判对象。65438年2月3日,第一批发起运动的单位正式转入反右斗争阶段,65438年6月中旬+2月以后,其他几批也依次转入反右斗争。
反右派斗争的形式,除了用大字报批驳之外,主要是召开各种“辩论会”和批判会。到1958年10月中旬,县级机关反右斗争告一段落,105名干部(占参加运动干部总数的11.3%)受到各种形式的“批评”。同年春,该县根据中共中央颁发的划分右派的标准,逐级上报批准后,划定右派123人。另有38人被划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和“反革命分子”,因为他们是工人、店员或有政治和历史问题。有111人因为“右翼言论”被归为“中右”。对上述人员给予开除党籍(团)、劳动教养、开除公职、撤销职务、降级降薪等纪律处分。由于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一批知识分子、党外人士和党的干部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受到错误的批评和处理,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1959之后,县里根据上级指示,陆续摘掉了一批右派帽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拨乱反正。反右斗争中被错判的都要纠正,政策要一项一项落实。
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
1.《大跃进》1958 1。10月,中国共产党嘉定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号召全县党员和人民“努力工作,尽一切可能,争取1958的农业生产的大跃进”。7月,根据中共八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全力以赴,力争上游,又快又好又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县委召开干部扩大会议,要求“认清跨越形势,拓宽视野,重新修订农业生产指标1958”。会议期间,第一次组织了“献殷勤”活动,生产指标定得越来越高。8月,县委召开万人全面跃进誓师大会,再次组织“勇者”和“飞卫星”竞赛,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想不到怕做不到”等口号。还要求“土地要翻3尺深,水稻要密植50万穴”。水稻亩产由3500公斤提高到42000公斤,棉花由1000公斤提高到6500公斤。在6月5438+10月期间,许多公社工作队增加了10亩已经抽穗和灌浆的水稻,结果没有谷物收获。当时,高指标、夸大其词、盲目指挥的现象十分猖獗。那一年,县里实际亩产水稻326公斤,皮棉35公斤,但县里报的是水稻458.5公斤,皮棉55公斤。
这期间,县委还贯彻上级指示,掀起了“全民动员,炼钢铁”的热潮。县里成立炼钢指挥部,要求各行各业紧急收集废钢、竹子、电器设备等物资“支援钢铁指战员提账”,炼钢指标1万吨。到1959年底,全县实际精炼劣质钢材1500多吨,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大跃进期间,还修建了水利和多条公路。全县投入4601万工日,投入534.6万元,疏浚6条主要河流和大量小河,共完成土石方639.5万立方米。已建成8条高速公路,总长50多公里。此外,大量的坟墓和高处被铲平。在工业方面,县办工业建立了几个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机械、化肥和农药工业企业,公社开办了工业企业。到年底,全县工业产值上升到654.38+0.45亿元,比654.38+0.957增长50%。
2.人民公社1958九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精神,几天之内在全县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公社初期,其组织形式是按照“组织军事化”和“生产战斗化”的要求,以公社为团,管理区为营,大队为连,生产队为排。有的公社还根据农民的年龄和性别分为主力、地方部队、后勤部队和突击队。统一调配劳动力,搞大规模兵团作战。同时实行生活集体化,一次性建成1901农民食堂。社员自留地归集体耕种,“免费餐”的做法浪费了大量粮食。据统计,在“平一平、调两平”的“共产风”中,全县共平整农房281000户,耕地4413亩,农具9.8万件,家具2.32万件,农船275艘,牲畜920头,牛68头,以实现车辆。还有332名农村干部因抵制“共产主义作风”、浮夸作风、命令作风、指挥作风、干部专业化作风(简称“五风”)而受到错误批评,有的被贬为“白旗派”、“促退派”、“观潮派”、“秋后算账派”。
3.纠正“五风”错误1959 5月,县委贯彻中共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精神,纠正“平一级、调两级”的“共产风”错误,无偿清理基层单位和成员占用的生产生活资料。次年(11),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现行政策的紧急指示函》(即十二条),进一步纠正“共产主义作风”的错误。至6月,1961,除偿还土地、房屋、家具、农具、牲畜外,退赔金额242万元,占退赔金额的97.2%。1961年4月,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六十条”),结合全县实际,继续纠正“五风”错误。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尊重农民意愿,关闭大部分农村集体食堂;按照“有错必纠,好的不纠,有错必纠,有错必纠”的原则,对运动中受到错误处分的干部进行甄别和纠正;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规定,补分,补成员情节;恢复竹园由个体农民经营;继续清理清理“一平两调”财产;调整公社和生产队规模,进一步完善生产队“三包一奖”生产责任制,改进工作考核评分办法;落实生产队的自主权,纠正盲目指挥和过度统一的弊端;开放市场贸易,搞活城乡市场。
第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从1962到1966,根据中央和市委的统一部署,县委组织了多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社教运动),其中以1964和1965开展的“小四清”和“大四清”运动影响最大。
1962年9月至1963年3月,以宣传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巩固农业集体经济,反对投机倒把、贪污盗窃,反对单干思想,反对干部多吃多占为主要内容,开展了整风运动(又称社会教育运动)。1963年3月,根据运动中暴露的问题,县委制定了《关于克服县处级干部特殊化、奢靡之风的规定(草案)》。同月,中共嘉定县第三次代表大会讨论了加强党支部工作、加强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完善民主集中制、加强生产队工作等问题,并通过了有关文件。1963 ~ 1964年3月冬,县委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开展了以阶级斗争形势为中心的社会教育运动。
1964 165438+10月~ 1965 4月,县委进行了《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简称“前十条”)《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若干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简称“后十条”)。在县和公社两级,分别召开了贫农代表会议和干部扩大会议。通过对揭开阶级斗争的盖子和洗手洗澡两个阶段的回忆和比较,暴露了公社队干部在思想作风和经济上存在的问题。
65438年6月至0965年6月,我们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简称二十三条)精神,开展了以政治、经济、组织、思想清理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四清”)。6月初,中共上海市委派出以张文韬为首的社会教育代表团到嘉定。社会教育工作者一开始是4000人,后来逐渐发展到6000多人。“四清”运动由点及面,分期分批开展。县、社区(镇)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朱樵、城东两个公社和全县小学为第一批;其余17公社为第二批。整个运动从6月中旬开始,到次年7月结束,历时1年,1个月。一个单位运动的基本过程是:串联扎根,调查发动群众;干部要洗手洗澡,解决“四不清”的普遍问题;回忆对照,开展群众性自我教育;明确政治,明确组织,明确阶级成分,开展对敌斗争;以整党为中心的组织建设。运动开始时,首先要集中一段时间解决县和社区领导班子中的问题,使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参加运动,领导运动。运动后期,市社教工作组对当时认为“过了头、过了头”的一些问题进行检讨后,作了一些改正。
在“四清”活动中,全县共清理出资金289.4万元,粮食32.45万公斤,涉及干部1.32万人,群众1.25万人。经核实,最终确定赔偿金额为654.38+0.953万元,粮食654.38+0.53万公斤,其余部分予以减收或缓收。全县查出隐藏的“四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645人,另有4900人交代了政治历史问题;缴获各类枪支20支,子弹、手榴弹8000余发,刺刀、军刀500余把。
在“四清”运动中,通过整党和建党吸收了3690名新党员。727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31.7%的党支部书记和41.4%的党支部委员因各种原因在换届中被更换。
“四清”运动对改进干部工作作风、集体经济管理和商业企业管理作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总结了干部懒、贪、占、贪、变的经验教训。但是由于夸大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错误地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顿党内的所谓资本主义当权派,把大量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问题简单地当作阶级斗争,伤害了一部分党员干部。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复查社教运动中的政治案件887件。结果显示,397例维持原处罚或原结论,65438例撤销或减轻处罚,348例撤销原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