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波在诗歌方面对大众的影响远不如他策划的《中国可以说不》,虽然很多人不知道这本书是张晓波和他的朋友写的。
张晓波坦言,他从1994开始准备《中国可以说不》。张晓波认为,从1989到1994,中国青年对中美关系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认为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应该是首先考虑的问题。回忆起写书的过程,宋强说,当张晓波开始叫他拿出一本书《中国可以说不》的时候,他的想法是对满大街的广告牌说不,对外国的奴隶文化说不,对卑微的心态说不。
“说不”已经成为1996中的一种象征性话语和最流行的话语。包括张晓波在内的所有作者都没有想到,这本书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以至于荷兰和瑞士的记者早在这本书还在校样的时候就开始打听消息了。此后,美国《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新闻》、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和《卫报》纷纷联系采访作者,世界各国驻京新闻机构的约见和约稿更是变得重要起来。多年后,宋强分析了当时在国外的影响:“这本书成为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事件和新闻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本在西方影响很大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