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在意大利逗留期间,熟悉了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前三世纪)的理论,确信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旋转。这个日心说是正确的。他在40岁左右开始在朋友中分发一篇短篇手稿。本文初步阐述了自己对日心说的看法。经过多年的观察和计算,哥白尼终于完成了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在他的《天体运行论》中,通过观察和计算得到的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比如他得到恒星年的时间是365天6小时9分40秒,比现在的精确值多了30秒左右,误差只有百万分之一。他得到的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与现在的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演讲,提出了他的学说的要点,没有遭到教皇的反对。然而,他害怕教会反对,甚至在他的书完成后,他仍然不敢出版。直到他快70岁时,他才最终决定出版它。205438+0543年5月24日去世那天,他从出版商那里收到了一本他的书。
在书中,他正确地论述了地球绕轴运行;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和所有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的事实,但他也像他的前辈们一样严重低估了太阳系的规模。他认为恒星的轨道是一系列同心圆,这当然是错误的。他的理论中的数学运算非常复杂而且不准确。但他的书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带动了其他一些天文学家对行星运动进行更精确的观测,其中最著名的是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泰寿·布雷霍,开普勒就是基于泰寿积累的观测数据。
虽然阿里斯塔克斯提出日心说的时间比哥白尼早了1700多年,但实际上哥白尼得到了这个崇高的声誉。Aristakes只是凭灵感做了一个猜测,并没有详细讨论,所以他的理论在科学上毫无用处。哥白尼把猜想中的数学问题一一解决后,又把它变成了一个有用的科学理论——一个可以用来做预言的理论。经过对天体观测结果的检验,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年代久远。
显然,哥白尼的学说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一次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整个世界观。但是,在评价哥白尼的影响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天文学的应用范围并没有物理、化学、生物那么广泛。理论上,即使人们对哥白尼的知识和应用一无所知,也会做出电视机、汽车、现代化工厂之类的东西。但如果不使用法拉第、麦克斯韦、拉瓦锡、牛顿的理论,就会。
仅仅考虑哥白尼学说对技术的影响,会完全忽略其真正的意义。哥白尼的书是伽利略和开普勒工作不可或缺的前奏。他们成为牛顿的主要前辈。正是他们的发现使牛顿能够确定运动和引力定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天体的运行是当代天文学的起点——当然也是现代科学的起点。
故事1
沃德卡德是哥白尼十几岁时最受尊敬和喜爱的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的家,但是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打开了。老师在角落写了一张纸条:“圣诞之夜,火星和土星以特殊的角度排成一行,预示着匈牙利皇帝雕刻有大祸临头。”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进来了。他看到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儿子,你又看了什么书?”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递过书,老师关切地问:“你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老师,我不明白。火星或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星。它们与雕刻无关。他们怎么能预测他的命运?”
“为什么不呢?”沃德卡问道:“命运决定一切!”
哥白尼尽了自己的本分,大声反驳道:“如果是这样,那人还有意志吗?”?如果是,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的尖锐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相信命运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他对传统的偏见有所怀疑,但他想不通。他犹豫了一下,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儿子,命运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的老规矩了。我只是吸取了前人的智慧。至于你的问题,是真的。”
老师的希望很快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这一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消亡。
故事2
哥白尼从小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他喜欢观察天文现象。他经常独自仰望繁星点点的夜空。在他十几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去世。所以他住在他叔叔家。有一次,他的哥哥莫名其妙地问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前,是向上帝表示孝心吗?”哥白尼回答说:“不,我要一辈子研究天气,让人们不怕看天。我想让星空与人交朋友,让它来校正海船的航向,指引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