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体的内脏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要知道,人的心脏有12条经脉相连,其中6条起源于足部。而且我们脚上有60多个穴位,沟通着内外环境。可见脚确实能反映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你的脚老了吗?
俗话说“老脚先老”,所以老年人经常抱怨腿脚不方便。其实人的衰老真的是从脚开始的。现在我教你四招自测。你的脚老了吗?
1的灵活性大打折扣。
当身体衰老时,足部肌腱的含水量也会下降,这也是年龄越大,腿脚越不灵活的原因之一。
同时,随着身体的衰老,关节越来越紧密僵硬,肌腱撕裂、断裂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2抽筋加重。
虽然腿抽筋是常见现象,但如果不是因为剧烈运动或腿抽筋,很可能是骨质疏松引起的。
骨质疏松多发生于老年人。衰老后身体的整体骨密度会降低,尤其是腿和脚,所以抽筋的次数会越来越频繁。
3脚比较酸痛。
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蛋白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足底的脂肪垫会相应变薄,足部的支撑力也会变弱。会有一种“带着骨头走路”的痛苦。
4足部皮肤差
人衰老后,伤口愈合的速度会越来越慢。再加上身体的衰老,也容易引发糖尿病和静脉疾病。这些疾病会减缓脚部的血液流动。时间长了,脚会粗糙开裂。
有哪些坏习惯在偷偷毁了你的脚?
脚的衰老不仅与年龄有关,还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高热量饮食
长期高热量饮食会导致肥胖。足部受力约为体重的120%。一旦超重,肥胖会增加足部压力,使负担更重。更容易引起关节痛和跟腱炎。
赤脚在地板上行走
正常人的脚底有一定的生理弧度,在松软、起伏不大的地面行走时,可以帮助减少冲力。
如果光着脚在地板上走来走去,脚底的弧度无法和地面匹配,脚得不到足够的支撑,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脚跟和膝盖疼痛。
鞋子穿得不合适
相关调查显示,64%的人的脚病都与鞋子穿着不当有关。
比如平底鞋不能给脚提供足弓支撑,容易导致鞋底过度下陷,类似于光脚走路。
穿高跟鞋会导致更多的重量转移到跖骨,造成前脚掌的压力和疼痛,长期积累会导致应力性骨折。
此外,脚趾短而紧的尖头鞋容易使脚趾弯曲,挤压拇指的球部。
而且脚踝扭伤、拇趾外翻、脚后跟痛、老茧等问题都和鞋子有关。而一双合适的鞋子可以保护脚踝、足弓和脚跟。
& gt& gt& gt& gt
选鞋技巧
1看鞋底。鞋底太软或太硬。你可以试着拧一下鞋底。拧或者拧成麻花都不好。
2看脚趾。很多老年人都有拇趾外翻的问题,这些老年人适合穿脚趾宽松的鞋子。
③看身高。相对来说,脚后跟高出脚底2cm左右是最合适的,符合人的正常生理曲度。
练就一双“长寿金脚”
让你的脚健康很简单。如果每天坚持做几个动作,就很容易达到保养的目的,也更有利于长寿。
1深蹲:每天60。
下蹲时,腿部和臀部的肌肉受到挤压,下肢的血液会迅速回流到心脏;起床时,血液回流快,一起蹲有利于气血通畅。
方法:站立时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臀部向后,如同坐在长凳上。腰挺直,抬头收腹,下蹲时吸气,站立时呼气。
2脚尖:每天5分钟。
踮起脚尖时,小腿肌肉会加快收缩频率,从而刺激人体血管,达到增加血液循环、舒缓神经的效果。长期来看,可以延缓腿脚的衰老。
方法:靠墙站立,踮起脚尖,举起手,双手靠墙30秒,然后放下5分钟。
3脚尖运动:锻炼5~10分钟。
每天练习坐或躺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活动脚趾。长期坚持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方法:除了简单的活动脚趾,还可以在床上放一些辅助物品,如橡皮、纸、笔等。,然后坐或躺在床上用两个脚趾和三个脚趾握住那些物品,达到动脚趾的目的。
注意不要用太重的物品,以免伤到脚趾。
4.拍打脚底:每天50~100次。
有事的话可以用拳头或者小木棍打我们的脚底,力度看你的承受力。让它觉得酸、麻、热、胀。这样可以通过刺激脚底的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足部压力。
方法:坐在床上,以脚掌为中心,向四周有节奏地敲击,以感到有点疼痛为宜,不要用力过猛。
腿脚运动:放松肌肉,活动腿部,不显老。
功效
腿脚运动是平衡脚踝和肌腱的运动,可以打通下肢经络和气血,缓解足部衰老。
①足背屈
坐下,双腿抬高与身体成90度,伸直膝盖,感觉酸痛。坚持10秒以上,然后放下。
②足内旋
坐下,双腿抬高与身体成90度,膝盖伸直,脚尖并拢,走8字形。两条韧带都会有牵拉感,持续至少5秒钟。
③足外旋
坐下来,双腿抬高与身体成90度,膝盖伸直,脚跟并拢,背部会有很痛的感觉,有酸痛感为宜。
④足背屈
收回双脚,脚尖着地,脚踝尽量后伸,10秒。
⑤右脚跟
脚跟对脚跟成“一”字,尽量让大腿向外卷曲。做的时候不能“哈”向前。站起来坚持5到10秒。
6.摇摆
起身,双腿打开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站直,将重力放在前脚手掌上,抬起脚跟,先向右,放下右脚跟,放松左腿,将所有重力放在右腿上,用脚使劲吃,用脚趾挠地,刺激脚的六条经脉,慢慢向上拉伸,像波浪一样换脚。慢慢移动,你可以用你的椅子来做。
⑦抬起脚跟颤抖。
与肩同宽的脚,脚尖向前,挺胸收腹,双腿伸直,吸气,慢慢抬起脚跟,收紧小腿肌肉,迅速放下,用脚跟拍打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