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孩子一般从六岁开始换牙。
孩子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换牙。第一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大多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至4岁或晚至7-8岁的,不必担心。天然乳牙没有牙根,乳牙面是啃咬的。家长要注意观察,不要和乳牙断根混淆。
人一生要长两次牙,就是乳牙和恒牙。乳牙20颗,一般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一起长,恒牙28-32颗(智齿数量为0-4颗),一般6岁左右开始长,12-13岁(智齿因人而异)一起长28颗,所以换牙期一般在6-65438。换牙是有一定规律的。简单来说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是针对同名牙齿的。
二、儿童换牙顺序图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牙齿是按照上下两排牙齿对称的原则变化的,第一排是下排再上排。
儿童换牙的顺序是:
儿童换牙顺序图如下:
三、换牙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乳牙固位
如果宝宝的恒牙已经萌出,但乳牙不肯“让路”脱落,就叫乳牙滞留。乳牙滞留通常有两个原因:
1.先天性恒牙缺失(宝宝根据x光片显示没有恒牙),导致乳牙到期不脱落。
如果保留的乳牙没有松动或龋坏,其他恒牙咬合关系良好,可以保留使用,因为临床经验表明成年后仍能承受咀嚼功能。
2.恒牙萌出方向异常,或萌出力不够,导致乳牙牙根未受恒牙萌出压迫,因而未吸收或吸收不充分,造成滞留。
一般认为,如果宝宝缺钙,或者因为平时咀嚼的食物过于精细,没有充分发挥对牙齿的生理刺激作用,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的后果就是宝宝有“双排牙”。
解决办法
应该尽快带宝宝去看牙医,一般是把乳牙拔掉。
2乳牙过早脱落
乳牙过早脱落是指恒牙未形成时乳牙过早脱落,会影响宝宝的咀嚼,不利于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造成邻牙向缺牙缝隙移位,使缺牙缝隙变小,导致换牙时相应恒牙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而错位。
解决办法
预防为主,教育宝宝爱护牙齿,通过安全教育减少创伤。如果乳牙过早脱落,你应该去看牙医,看看是否需要戴间隙保持器。
3乳恒牙龋
在宝宝换牙期间,乳恒牙容易发生龋齿,因为乳牙和恒牙是共存的。由于磨牙体积较大,咬合面上的凹坑较多,往往会残留食物残渣,宝宝刷牙往往不够彻底,不容易清洁磨牙。
解决办法
教宝宝提高刷牙技巧,或者在更重要的时期由父母帮宝宝刷牙。龋齿会引起根尖疾病,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如果已经发生龋齿,就有必要去看牙医。即使只有乳磨牙患了龋齿,也要及时治疗。我们不能认为乳牙迟早要更换,会影响恒牙的萌出和生长。
4牙咬合不正
宝宝换牙期间,除了换牙,颌骨也在发育,咬合关系也在慢慢建立。在乳牙和恒牙交替的过程中,牙齿的排列往往没有那么美观,会出现歪斜,恒牙也很少一步长到长的位置,医学上称之为暂时性错牙合。
解决办法
家长不用担心,因为人类的牙齿往往排列整齐,在牙齿发育过程中会自我调整,使错位恢复正常。即使需要矫正,通常也是在乳牙和恒牙替换后进行。但如果出现牙齿无法自我调整的错牙合畸形(这个要找牙医诊断),就要及时诊治,以免影响宝宝的美观。
5颗多生牙
俗话说“贼牙”就是不想要的牙。
解决办法
家长要时刻注意。如果发现可疑牙齿,要及时看牙医,确定是否有更多牙齿。如果不及时根除,会影响正常恒牙的萌出。
6.门牙间隙
宝宝长出的上下中切牙(门牙)之间往往有缝隙,有的甚至呈八字形。
解决办法
通常宝宝长出侧切牙后,缝隙会自然消失,不用担心。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两颗门牙之间有多生牙,导致门牙间隙。这应该通过X线检查后拔除多生牙来解决。
7胡亚
永久尖牙最晚爆发。当它们萌出时,可能是因为前牙区牙槽骨的地盘被其他牙齿占据,只能在唇侧生长,形成虎牙。
解决办法
需要注意的是,虎牙是不能轻易拔掉的,因为獠牙是整个口腔中最长最坚固的牙根,对食物有着独特的撕扯作用。没有它们,孩子的咀嚼力会下降,以后可能吃不到排骨、甘蔗之类的东西。如果需要矫正,医生也会选择拔掉第一对或第二对尖牙,以达到矫正的目的。家长不要为了好看而擅自治疗虎牙。
四、如何缓解换牙时的疼痛?
牙齿松动脱落的过程一般是无痛的,但是随着乳牙的脱落,孩子六岁的牙齿就会长出来,可能会引起牙龈肿胀,让孩子抱怨牙痛。如果孩子疼痛严重,需要看牙医,医生会决定是否需要消炎止痛。
毕竟换牙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孩子可能会抱怨不能咀嚼,但即使孩子吃得不好,也要保证合理均衡的饮食。这时候妈妈可以做一些容易咀嚼和吞咽的食物,比如蔬菜汤、肉汤等,保证身体的需要,同时鼓励孩子坚持刷牙、清洁口腔。
动词 (verb的缩写)儿童换牙注意事项
2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每天要督促孩子刷牙,晚上睡觉前最好在大人的帮助下刷,尤其是上牙很难清洁,最容易导致龋齿。还有六岁的磨牙不太好刷,因为长在口腔的最里面,所以要选择儿童牙膏和牙刷,牙刷头尽量小,否则孩子到了最里面容易呕吐。除了刷牙,孩子最好在吃完食物后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吃硬的食物。
儿童在换牙期间应多吃纤维素高、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如水果、胡萝卜、豆类、玉米等。,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进乳牙按时脱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通过咀嚼运动影响面部和眼部肌肉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牙龈、颌骨和面部骨骼的发育,既健康又美观。
4促进钙的吸收。
加强孩子对钙的吸收,督促宝宝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酪、豆腐、鱼罐头等。,同时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和D,因为这两种维生素有助于钙的吸收。
5避免用嘴呼吸
尽量避免孩子睡觉时用嘴呼吸,因为当气流通过口腔时,上颌骨会因向上的压力而不能正常向下发育,从而导致上颌骨向上膨出,上牙弓左右两侧变窄,前部向前突出。这样一来,萌出的门牙不仅会前倾,还会紊乱,形成缺牙。
6纠正坏习惯
要及时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如吐痰咬舌头、咬手指或铅笔、用舌头舔牙齿等。这些坏习惯会影响孩子牙齿的生长,导致牙齿变形。
7保护恒磨牙
对6岁左右儿童的第一恒磨牙应给予特殊保护,因为它们在整个口腔中具有定位和设定牙齿高度的作用,对儿童颌骨和面部的发育有很大影响,对其他恒牙的萌出和有序排列也有重要作用。
8避免意外掉牙
要定期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防止外伤导致牙齿脱落。
第六,牙齿矫正的最佳时机
一般来说,正畸的最佳时间分为功能矫正期(6~12岁)和固定矫正期(12~18岁)。也就是说,如果孩子有牙齿咬合不正,下颌功能性后缩等。,可能影响颌面部发育和咬合关系,需要在6~12岁甚至更早的时候及时矫正。如果孩子只是牙列不齐,可以等到12岁以后。
6~12岁的孩子不要忽视这些情况,请联系你的牙医。
乳牙(3~6岁)正畸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儿童颌面部的不良口腔习惯,如正、反颌、下颌前突、后牙等妨碍颌面部的正常和颌面部的正常功能。在混合牙列期(6~12岁),可能会出现局部牙列不齐,一般不需要急于矫正。但对于前牙的错牙合畸形,需要及时纠正功能性下颌后缩和上下颌关系异常。恒牙期(12岁)恒牙列在12岁左右开始形成。此时,牙齿一旦错位,不会自动消失,只能通过正畸医生进行矫正。这个时期是儿童牙列矫正的最佳时期,疗效最好,各种牙列都可以矫正。如果出现骨骼发育异常,如“满地青天”“龅牙”等,需要立即治疗。